三、加强防汛重点部位的全面排查和汛期巡查
对各类江河、水库、堤防、山洪易发区、城镇等防洪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不留隐患、不留死角。对发现的每一处隐患要登记造册,限期落实整改措施并予以消除;无法及时整改的,要编制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落实好应急抢险责任和抢险队伍、防汛物资、通讯设施等各项准备措施。全力做好堤防、水库、水电站等防洪工程的巡查排险,尤其要加大薄弱地段、病险水库和在建水利工程的巡查密度,严格落实各项度汛措施,做到险情早发现、早处理,确保不溃堤、不垮坝。对山洪灾害高发地区、城镇低洼地带、中小河流等防汛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要落实专人,加强汛期巡查和值守,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尽快组织应急处置,全力控制险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四、细化完善防汛应急预案
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充分汲取其他地区的经验和教训,及时充实、修订和完善各类防汛应急预案,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着重完善抗洪抢险、物资储备和调度、人员撤退转移等关键环节,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力求做到周全、细致。特别要落实好在建大中型水库、水电站的度汛预案,组织编制大江大河和跨地区梯级电站的洪水调度方案。加强预案宣传,以全省开展“5·12”防灾减灾大演练为契机,及时组织开展本地区防汛抢险演练,要在主汛前至少开展1次防汛抢险应急演练,提高干部群众防灾避灾、自救互救的能力。特别要加强对转移线路、临时安置点的勘查,提前消除转移线路和临时安置点的各项安全隐患。
五、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水务、气象、水文、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配合协作,密切监视汛期天气,加大监测力度,加密监测频次,加强汛情会商,科学预测水情雨情。注意加强对局地、短时强降雨的监测预报,增强预报时效性,提高预报精准度。强化基层预警机制建设,重点防汛部位要落实专人巡查值班,密切监视汛情、工情。加强防汛预警通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电话、短信、网络等媒体,辅之以警笛警报、鸣锣敲鼓等传统手段,迅速传递汛情,确保预警通讯畅通。坚持群测群防,加大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
六、提升防汛排涝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