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强化联合执法。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地方政府统一领导,安监部门综合协调,煤监、工业和信息化、公安、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工商等行业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并加强与司法和纪检监察机关的协调配合,形成“打非治违”工作合力。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全方位形成对非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既要防止前纠后犯、死灰复燃,也要防止新的非法违法行为发生。
(三)实施严厉打击。要抓住关键环节,明确打击重点。对情节恶劣、屡禁不止、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的典型非法违法行为,要重拳出击,公开严惩,切实做到“四个一律”(即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处罚;对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坚决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人的嚣张气焰,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威慑力。
(四)做好统筹兼顾。要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结合,与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相结合,与安全生产集中行动和矿热炉、高温炉窑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有机结合,做到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我区安全生产朝着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健康发展。
(五)强化宣传监督。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同时,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鼓励群众举报、媒体曝光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形成广泛参与、快速反应的监督机制。要畅通投诉举报电话、来信来访等监督渠道,完善投诉举报奖励制度,及时兑现奖励,并注意保护举报人相关权益。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猖獗、后果严重的地区和企业,要通过媒体公开曝光。
(六)依法追究责任。认真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强化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打非治违”工作责任,对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不力、非法违法行为长期存在、安全生产秩序混乱的地方,要严格追究有关政府和部门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要严格事故查处,对非法违法导致的事故查处实行挂牌和跟踪督办,对非法违法行为造成人员伤亡的生产经营单位和负责人,依法从重处罚。
(七)构建长效机制。要坚持远近结合,注重标本兼治,将集中打击与长效治理相结合,一手抓“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一手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健全完善。要把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上升为制度规范,把“打非治违”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要建立实施激励机制,将“打非治违”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和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