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妇女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山西省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6.加强儿童营养和体育锻炼。推进爱婴医院建设,严格执行《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积极倡导母乳喂养。贯彻落实《婴幼儿喂养策略》,预防和治疗儿童营养不良、贫血、超重/肥胖等儿童营养性疾病。继续推行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伙食补贴标准。推进“阳光体育”运动,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体育锻炼和用眼、护牙卫生指导,控制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和近视、龋齿发生率。
  7.积极开展生命知识教育宣传。宣传科学育儿、儿童常见病防治、生殖健康和安全饮用水等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性病和艾滋病的危害、预防及自我防范知识。特别是在儿童中进行青春期教育和禁烟、禁毒、防病教育,预防和控制儿童吸烟、酗酒和吸毒。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与生殖健康指导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科学的性心理辅导,帮助儿童掌握科学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儿童与教育
  主要目标
  1.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促进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
  --学前3年儿童毛入园率达65%,学前1年儿童毛入园率达90%。
  --在全省城乡新建或改扩建1000所公办标准化幼儿园。
  2.巩固提高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
  --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5%。
  --确保流动、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3.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
  --努力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
  4.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
  --重点支持建成100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和优质特色学校。
  --支持建设100个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5.保障所有儿童享有公平教育,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6.提高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减少薄弱学校数量。
  --80%的县(市、区)达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要求。
  7.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在稳步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合格率的基础上,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和在岗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
  --中小学校校长持证上岗率保持在96%以上。
  --幼儿园园长、教师全员轮训一遍。
  --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全面提升。
  8.提高儿童科学素养水平。
  策略措施
  1.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占全省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中央核定的比例,并保持稳定增长。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的差距,均衡配置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儿童提供优质均衡、公平普惠的义务教育。
  2.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体制,加大政府投入,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证适龄儿童能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支持街道、农村集体和有条件的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办幼儿园。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实行幼儿园准入和督导制度,保障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女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
  3.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快推进城镇学校建设,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条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大对农村教育和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在财政拨款、教师配备、学校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保障农村教育发展需要。保障贫困家庭儿童和留守、流动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努力消除辍学现象。
  4.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保持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制定普通高中办学标准,到“十二五”期末全省所有普通高中达到省定办学标准,做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积极支持兴办一批以外语、艺术、体育、科技等为特色的高中学校,为学生发展提供多元选择的机会。
  5.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到“十二五”期末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国家基本设置要求。完善助学制度,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特别要为农村女初中毕业生提供多形式的继续学习机会,使她们获得全面的知识和劳动技能。
  6.支持发展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保障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力度,改扩建和新建一批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实现地级市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较多的县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各中小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入学,不断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
  7.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纳入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家乡和尊师爱校、遵纪守法、社会公德教育,重视性别平等教育和科普、劳动技能及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良好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形成。推动素质教育,强化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对有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运作机制,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早期介入、有效干预和行为矫治。
  8.提高儿童科学素养水平。开展多形式的科普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儿童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儿童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资源,为儿童提供科学实践的场所和机会。加强校内外结合的儿童科普网络建设,建立和巩固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科普队伍。
  9.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加强对中小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师德修养,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关心教师身心健康,提高教师地位待遇,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
  10.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改革招生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教育质量监控评估体系;完善和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制度,解决学生择校问题;完善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完善学校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收费资金使用管理。扩大农村中小学建网学校比例和农村现代化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学校数字化教育体系。
  (三)儿童与福利
  主要目标
  1.扩大儿童福利范围,推进由补缺型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福利转变。
  2.保障儿童享有基本保健和医疗服务。
  --建立独立的儿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体系,提高儿童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和保障水平。
  --设立儿童医疗救助专项基金,为贫困和大病儿童提供医疗救助。
  --提高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率。
  3.基本满足流动和留守儿童的公共服务需求。
  4.建立和完善孤残儿童、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网络体系。
  --满足孤儿生活、教育、康复、医疗和适龄孤儿就业等方面的基本需求,提高孤儿的家庭寄养率。
  --建立流浪儿童生活、教育、管理、遣返和安置保障制度。
  --减少流浪儿童的数量和反复性流浪。
  5.加强儿童福利设施建设。
  --地级市须建立1所集养护、康复、教育、技能培训为一体的儿童福利机构和1所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