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淮河流域(防洪防旱防污供水)综合治理规划纲要的通知

  (三)治淮成就。一是防洪除涝成效突出,基本形成了以大型水库和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为骨干、以干支流堤防和河道整治为基础、以干流分蓄洪区和非工程防洪措施为补充的流域综合防洪减灾体系。二是城乡供水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了淠史杭、茨淮新河、新汴河等分布沿淮洼地、淮北平原、淮南丘陵广大区域的各类水源和众多灌区。三是水资源保护不断加强,中深层地下水得以限采,淮河水污染防治按计划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取得积极进展。四是农村水利建设步伐加快,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五是防洪除涝抗旱成绩显著,有效抗御了流域性、区域性大水和大旱,最大程度减轻了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
  (四)面临问题。随着“三化”协调发展的加速推进,对防洪保安、供水保障、生态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统筹防洪、防旱、防污、供水综合治理,集中力量解决城市防洪、城乡供水等薄弱环节,为规划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一是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仍较薄弱。淮河干流洪水出路不畅,行蓄洪区调整改造进展缓慢,行蓄洪区及滩地几十万群众受洪水威胁,近3000万亩淮河平原洼地涝灾严重,新汴河、淠河等支流防洪排涝能力偏低,大部分中小河流尚未进行系统治理,流域防洪排涝治理任务仍很艰巨。
  二是城市水利建设明显滞后。淮北、亳州、宿州、阜阳、六安等市市区和超过60%的县城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亳州、蚌埠、阜阳、淮南等市市区及界首、明光、五河、凤台、寿县、濉溪、太和、阜南、砀山、萧县、泗县、涡阳等城镇的供水水质不达标或水量得不到保证。随着城区扩大和人口增加,城市防洪、城区排涝、城镇供水、污染治理任务紧迫,亟待建立适度超前的城市综合水利保障体系。
  三是区域供水能力严重不足。随着两淮煤电基地、淮南煤化工基地、淮北煤焦化基地、定远盐化基地等国家级产业集群的加速形成,几乎所有工业基地都缺乏可靠水源支撑,当地水资源短缺和区域供水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产业布局和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依现状水源条件,在干旱年份限制农业灌溉并出现较大面积旱灾情况下,工业供水保证率约80%。
  四是农田水利设施相当薄弱。由于长期以来投入不足和重视不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排涝能力低、灌溉条件差和饮水不安全等问题突出。目前沿淮淮北地区农业旱涝保收面积不足1/3,有效灌溉面积不到1/2。
  五是水污染防治压力逐步增大。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地表水污染、地下水超采、采煤沉陷区扩大等问题日益凸显,水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任务繁重而艰巨。
  六是水利管理和改革发展中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尚未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水利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不适应大规模水利建设任务要求,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滞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水行政执法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五)治理机遇。大力实施“水利安徽”战略,已成为全省的共识,更是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淮河流域防洪、防旱、防污、供水综合治理迎来了难得机遇。一是进一步治淮和中小河流总体规划的实施,为统筹防洪、防旱、防污、供水综合治理奠定了工程基础。国家针对淮河干流中小洪水通道不畅、洪水出路不足、行蓄洪区运用困难、沿淮湖泊洼地涝灾严重等问题,部署了进一步治淮、中小河流治理、抗旱工程建设,在解决规划区“水多”的同时,也为治理“水少、水脏”和发展城镇水利创造了条件。二是加快皖北发展的战略举措,为加快防洪、防旱、防污、供水综合治理提供了政策支持。省委、省政府制订了进一步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多项政策措施,要求加快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城市防洪、城乡供水、骨干水源等重点水利基础设施。三是政府财力增强和市场体系完善,为实施防洪、防旱、防污、供水综合治理提供了资金保障。经过多年持续较快发展,我省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实施淮河流域防洪、防旱、防污、供水综合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随着水利改革发展的深化,为水利资产资本化创造了条件,服务淮河流域“三化”协调发展的水利保障体系建设有了可靠资金支撑。
  (六)水资源供求情势。规划区年平均降雨量,从大别山区的1400毫米到濉溪、砀山、亳州一带的750毫米,由南向北逐渐递减,均值仅850毫米。该区域水资源有六大特点:一是当地人均水量少。沿淮淮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3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80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5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约450立方米,远低于人均1000立方米的国际水资源紧缺标准。二是年内来水集中。当地及过境地表径流的70%集中在汛期,并以洪水形式出现,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流域防洪、排涝矛盾多、风险大。三是年际丰枯悬殊。规划区水资源量最大年(1991年)为402亿立方米,最小年(1978年)仅58亿立方米,丰枯比达7∶1;上游入境水量最大年(1956年)426亿立方米,最小年(1966年)仅30亿立方米,丰枯比达14∶1。丰枯悬殊,全国罕见。四是连续干旱年份多。我省淮河流域经常出现连续干旱年份,如1958-1959、1966-1968、1978-1979、1994-1995、1999-2001等连续年组,若遭遇这类年份,水量不足和水质恶化问题尤其突出,沿淮淮北经济社会发展将严重受阻。五是过境洪水利用率偏低。淮河年均上游入境水量168亿立方米,但囿于沿淮湖泊洼地地形条件和蓄水与防洪的矛盾,在现有工程措施下,过境洪水难以有效拦蓄和安全利用,大量来水以洪水形式泄入洪泽湖。六是浅层地下水难以集中利用。沿淮淮北地区浅层地下水总量50亿立方米,可开采量约30亿立方米,绝对量相对较大,但呈大范围面上分布,单位面积年可开采模数为8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仅适宜补给农业灌溉,难以作为集中供水水源。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