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无障碍建设宏观指导。认真落实《河北省无障碍建设使用管理规定》,依规开展无障碍建设,新建、改建、扩建设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建设无障碍设施,加快推进既有道路、建筑物、居住小区特别是与残疾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已建设施无障碍改造,并配备无障碍设备。提高无障碍建设质量和水平,加强无障碍设施管理与维护。开展创建省无障碍建设县(市)、区工作,普及无障碍知识,加强无障碍推广、宣传。有条件的市属高等院校和专业开设无障碍建设课程。普及残疾人机动车驾驶知识,开展技能培训。
(二)加快实施无障碍规范设计。将无障碍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内容,与小城镇、农村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交通运输、航空、铁路及城市公共交通要加大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力度,公共交通工具要配置无障碍设备,公共停车区、住宅小区停车场优先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广泛进行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为1000户有需求的贫困残疾人家庭提供改造补贴。
(三)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将信息交流无障碍纳入信息化建设规划,推广国家信息无障碍技术标准,推进通用产品、技术信息无障碍。推进互联网和手机、电脑、可视设备等信息无障碍实用技术、产品研发和推广,推动互联网网站无障碍设计。推进各级各有关部门采取无障碍方式发布政务信息,在公共服务行业、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建立语音提示、显示屏幕系统,建立聋人手机短信服务平台。推进药品和食品说明信息无障碍。图书和声像资源数字化建设实现信息无障碍。医疗急救、交通事故处理和报警等紧急呼叫系统,具备文字信息报警、呼叫功能,保障听力残疾人、言语残疾人的急救和报警需要。
十三、建立健全残疾预防体系
(一)建立预防机制。建立综合性、社会化预防和控制网络,形成信息准确、方法科学、管理完善、资源共享、监控有效的残疾预防机制;实施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等重点预防工程,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二)制定和实施市残疾预防计划。广泛开展以社区为基础、以一级预防为重点的三级预防工作,健全政府统筹规划和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团体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残疾预防工作体系。
(三)实施一批预防工程。针对危害面广、可预防的致残因素,实施一批重点预防工程。加大政府投入,通过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推动出生缺陷预防模式向“孕前预防”转移,减少出生缺陷,同时建立健全产前筛查和诊断网络,控制出生缺陷发生,提高人口素质。建立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制度,有效控制自闭症、脑瘫、重度智力、盲、聋残疾等先天残疾的发生。强化免疫规划管理和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减少传染病致残。积极开展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预防监测和治疗,倡导健康生活方法,减少慢性病致残。加强初级眼保健工作,提高白内障手术能力,普及青少年视力检查和眼保健,减少白内障、儿童盲、屈光不正等导致的可避免盲。规范临床医疗药品使用管理,完善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制度,减少药物致残。加强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交通安全和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应急处理和医疗急救能力,控制、减少环境因素和意外事故致残。重视精神残疾预防,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四)普及预防知识。组织好全国爱耳日、爱眼日、预防出生缺陷日、精神卫生日、防治碘缺乏日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做好新婚夫妇(计划待孕夫妇)、孕产期妇女、有害环境地区居民、交通和矿山行业职工、中小学生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婚前卫生指导、咨询、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五)加强法制建设。执行国家残疾分类分级标准,实施残疾报告制度。建立残疾预防的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开展致残因素监控和残疾预防对策研究,加快研究制定残疾预防法律法规。
十四、繁荣残疾人文化事业
发展残疾人特殊文艺,培养残疾人艺术人才,繁荣残疾人文化事业。针对不同类别残疾人特殊的文化需求,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为残疾人提供文化服务的体系。组队参加河北省第七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和第六届盲聋培智学校学生艺术汇演。
(一)纳入规划。将残疾人的文化需求、文化服务纳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之中,加强农家书屋工程、公共图书馆盲文图书室建设,并给予特殊扶持。
(二)实现信息传递无障碍。市和县域经济全省30强县(市)电视台设立手语节目,电视节目配置字幕,推广盲人信息化产品,鼓励和支持电影院设置解说员为盲人讲电影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