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狂犬病死亡或扑杀的临床疑似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附件9:
马传贫、马鼻疽监测方案
一、监测范围
马属动物。
二、监测时间
2012年4-5月,10-11月,开展两次集中采样监测。
三、监测数量
各区县按附表3所列任务自行开展检测。
四、检测方法
马传染性贫血(EIA):AGID
马鼻疽(Glanders):变态反应实验(鼻疽菌素点眼法)
五、样品采集
马传贫血清样品:颈静脉采血,将分离到的血清(不少于2毫升)置于-20ºC下保存或直接分别送至农业部指定实验室进行监测。
附件10:
牛海绵状脑病监测方案
一、监测范围
重点在奶牛养殖场、肉牛养殖场、动物医院和屠宰场进行采样监测,采集对象包括具有神经症状、紧急屠宰、非正常死亡的2岁以上牛,以及正常屠宰的4 -7岁奶牛和种牛,以及从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等牛海绵状脑病发生地区进口的牛。。
二、送样时间
全年监测送样。神经症状牛的样品随时送检。
三、采样单位
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采样工作,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各区县畜牧兽医部门配合。
采集的样品送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牛海绵状脑病参考实验室进行检测。
四、采样数量和要求
(一)采样数量。200头份,其中有神经症状牛样品10头份。
(二)采样要求。具有神经症状的样品应80%以上来自于奶牛;紧急屠宰、死亡或4 -7岁正常屠宰牛的样品应50%以上来自于奶牛。 采样时应填写采样单(见附录1),要求每份样品均有详细的信息。采样方法和步骤见附录3.
五、检测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方法、免疫印迹方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 ELISA 方法为筛检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免疫印迹方法为确诊方法,组织病理学方法为辅助诊断方法。
六、监测结果处理与报告
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 11月30 日前,向农业部兽医局提交 BSE 年度监测报告,并抄送国家牛海绵状脑病参考实验室。报告内容包括:
1.检查的各种易感动物总数及其年龄结构;
2.每种易感动物总的死亡率和由神经性疾病造成的死亡率;
3.临床检查与流行病学调查的动物数量与结果;
4.除牛科动物以外感染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s)的动物;
5.BSE 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情况;
6.进口和饲喂肉骨粉的情况。
附录1:
牛海绵状脑病普查采样单
采样单编号: 第 ___ 张 编制:国家牛海绵状脑病参考实验室
样品保存条件: 甲醛固定 □ -18℃ 以下冷冻 □
|
样品类别: 脑 □ 淋巴结 □ 脾脏 □ 扁桃体 □ 其他 _________
|
采样地点: 省(市) 县 乡
|
样品编号
| 种类
| 月龄
| 健康状况
| 备注
|
奶牛
| 肉牛
| 兼用牛
| 正常屠宰
| 非正常屠宰
|
死牛
| 急宰
| 疑似
|
|
|
|
|
|
|
|
|
| *若为非正常屠宰牛请继 续 填 写《非正常屠宰 牛 登 记单》, 样 品编 号 要 对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