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7 重点创意产业集聚区
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重点打造以汽车设计、产品设计、建筑设计、艺术设计、IC设计、模具设计、工业计算机应用设计、精密零件设计为内涵的工业设计及研发的产业格局。
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与国家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园、环球恐龙城等相关产业园区等载体整合,重点发展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数字内容、网络游戏、衍生研发、设计服务、市场拓展、投融资服务为一体的动漫产业集群。
太仓LOFT工业设计园。以创意设计产业为主导,以中外知名国际设计大师和知名品牌设计企业为主体,整合产业资源,打造创意、设计市场化公共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产业链高端增值服务。
镇江西津渡文化产业集聚区。以历史文化街区为基础,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重点打造特色旅游业、文化博览业、文化演艺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四大产业板块,争取成为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区。
扬州工艺美术集聚区。以扬州漆器厂、扬州玉器厂为主体,规划建设玉器培训中心和工艺品综合展销中心,提升聚集区的吸附、带动和示范功能。建设玉器珠宝质量检测中心、工艺美术拍卖中心和价格信息中心等公共技术平台与服务平台,突出集聚区的公共服务功能。
|
商务服务集聚区。以金融、商贸、商务活动为主体,集中布局总部、地区总部,发展高级商务酒店、高级生活服务相配套的商务服务业聚集区。以南京为中心,建设辐射南京都市圈的区域性商务集聚区,强化南京河西CBD建设。以昆山、苏州为中心,建设辐射无锡、南通以及上海县(区)的特色商务服务集聚区,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以徐州为中心,建设辐射徐州都市圈的商务服务集聚区,为徐州老工业基地改造提升提供重要金融商务支撑。在连云港、盐城、南通等地建设沿海地区商务集聚区,为沿海开发提供服务。
专栏8 重点商务服务集聚区
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以商务商贸楼为载体,通过开发建设、楼宇租售、招商引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兴经济业态,具有节约利用土地、集约利用资源、投资回报率高等特点,对拉动金融保险、总部研发、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昆山花桥国际商务中心。充分发挥“上海的区位优势、江苏的政策优势、昆山的成本优势”,着力打造一流的卫星商务城。大力推进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物流展示和商贸服务四大主导产业发展。
连云港国际商务中心。依托连云港港口、陇海铁路和国展中心等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商务大厦、金融大厦、服务中心、会议中心等重点项目,综合发展商务、文化、旅游、商业、信息等功能,为苏北地区和陆桥沿线省区提供商务服务。
淮安现代商务集聚区。依托淮安市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在该区域内规划发展区域性总部办公、现代商贸、配套物流、法律服务、产权交易、品牌及技术认证、电子商务、培训及咨询服务等多种功能,为淮安市及周边区域提供商务服务。
|
产品交易市场集聚区。以工业产品、日用消费品的交易为主,在全省范围内重点建设集电子商务、产品展示、产品交易、批发零售、研发设计、旅游会展、价格发布、储运物流等为一体的集中区域。在制造业较为发达、工业原材料和产品用量较大、拥有便捷交通方式的区域,江阴、张家港、常熟一带建设工业用品专业交易市场。在拥有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联运,城郊结合部的交通枢纽区域建设农产品以及其他日用品为主的综合性交易市场。侧重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结合,强化信息化建设。
专栏9 重点产品交易市场集聚区
张家港保税区化工品交易市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政策功能、产业基础、贸易体系、客户资源,积极挖掘发展潜力,利用成熟的交易网络,开发面向国际化工品贸易的电子交易市场,打造形成全国权威的液体化工“交易中心”、“价格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
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依托吴江市纺织丝绸产业集群的基础优势,强化纺织产品的区域集散能力,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建设形成纺织科技中心、电子商务信息中心、外贸咨询服务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纺织产品检测中心、纺织专利展示交易中心、电子交易所、纺织样品库等面向广大纺织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编制全国首个中国纺织面料(化纤)编码标准,成为国内丝绸化纤薄型织物的集散地和价格形成中心。
南通家纺城。按照产业化发展的目标,重点在家纺城内打造面料片区、成品展示片区、辅料片区、坯布片区、小商品片区、仓储物流片区、行政商务片区七大功能片区,满足供应商、销售商以及消费群体对相关功能的需要。
宿迁华夏国际酒都商贸城。依托宿迁深厚的酒文化,重点规划建设酒类产业集聚交易、仓储物流中心、电子商务、主题购物、商业街区、酒文化旅游开发等功能主体,以国家级交易市场策动产业集聚,打造全国酒类产业交易集聚中心。
|
六、保障措施
进一步完善规划落实的机制,推动规划的有效实施,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加强政策措施扶持
根据《江苏省现代服务业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发展的服务业重点,进一步运用财政、土地、金融等政策措施,重点扶持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
加大财政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继续安排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和引导资金,并根据服务业发展需要和财力可能逐步增加资金规模,重点支持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和集聚区建设。鼓励地方发展服务业,加大财政在生产性服务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主要支持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各地也要作出相应安排,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
落实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各项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继续调整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价格政策,逐步实现与工业同价并轨。加快推进对服务企业收费的清理工作,对不符合服务业发展要求的政策和行政性收费,及时废除或作出修改。积极研究创新政策,鼓励制造业企业外购服务,扩大服务业发展空间。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服务企业予以信贷支持,加快开发适应服务业需要的金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