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3.“四带”--“四沿”服务集聚带
  “四带”是指围绕生产力布局,与制造业相配套的各具特色的服务集聚带。
  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服务集聚带。该区域以提升产业功能、提高产出效率、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为基本导向,优先发展生产服务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重点规划和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信息服务、商务、研发、设计等生产服务业以及空港物流、文化创意、动漫等新兴服务业领域。
  沿江基础产业服务集聚带。该区域服务业重点布局和发展以港口和市场为主体的沿江物流业,加快构建重化工产品以及其他生产原料的交易市场和信息平台,发展专业市场贸易和信息服务,促进生产服务与产品交易市场的有效融合。
  沿东陇海线加工产业服务集聚带。该区域充分利用陇海铁路、连徐高速公路、连云港港等交通基础设施条件,重点布局和发展铁路物流、海港物流,配合发展信息、科技、金融服务等行业门类,为资源型加工企业、生产制造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利用该区域与周边省市交界的区位条件,发展新型商贸流通业态,壮大农副产品和工业品交易市场。
  沿海地区产业服务集聚带。该区域重点利用港口、机场等交通枢纽和重要节点,布局发展临港型物流载体,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形成区域性国际海港物流中心。加快发展与海洋经济相关的海洋产品交易市场和与临港工业发展相关的技术交易市场。建立工业研发设计平台,引导发展海洋资源、滩涂资源深度加工的研发和技术服务。

专栏3 苏南、苏中、苏北服务业发展重点

苏南地区。以为地区制造业发展提供配套和发展服务业新兴领域为重点,大力发展港口物流、金融保险、休闲旅游、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科技服务等特色优势产业以及新兴产业。依托国家级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载体,着力建设区域性外贸口岸、金融创新示范区、区域性物流中心、旅游休闲中心,打造成全省服务业新兴领域发展的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高度融合发展的区域。

苏中地区。发挥苏中承南启北、江海联动的区位优势,深入推进沿江开发和沿海开发,促进苏中服务业发展全面融入苏南经济板块,提升区域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重点发展港口物流、科技服务、商贸、旅游等服务业门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市场服务体系。重点突出国家级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内科技孵化、创新创业的发展。

苏北地区。强化优势,增量提质,以沿海开发为契机,适应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生产服务业,提升城市服务业发展带动能力,不断满足居民物质文化方面的消费性需求,着力建设苏北地区物流中心、区域性商贸中心。注重徐州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过程中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互动。


  (二)城乡布局
  “十二五”时期,我省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加快城乡统筹,明确不同区域的服务业布局重点。
  1.着力强化中心城市(城市群)服务业的集聚辐射功能
  中心城市以及苏南地区业已形成的城市群是全省城市功能和产业功能较为突出的区域,要充分发挥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强的优势,大力推动城市服务经济发展,形成服务业发展高地。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依托老城区、街区改造以及新城区的建设,重点引导发展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的商务、文化、商贸流通等产业。促进服务业高端化,积极发展总部或地区总部及研发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等总部经济,合理规划建设新型商业街区、文化创意街区及城市综合体,集中布局商务、商贸、金融、创意等服务功能区。突出服务业智慧化,实施“宽带江苏”提升工程、“无线江苏”加速工程等七大重点工程,加快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光纤宽带、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电网,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大物联网技术在城市服务中的应用,构建智能交通、智能环保等平台,强化城市服务经济的智能化发展,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南京、无锡、苏州等地率先打造智慧城市。
  2.大力提升县域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县城和中心镇是联系中心城市及农村的重要纽带,要大力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以县城和省级中心镇为重点,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着力增强服务功能,在满足县域基本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发展特色服务业。增强县城和中心镇服务功能,积极发展商贸、金融、商务、文化、社区服务、公共服务等行业,加大县域范围内服务需求的满足程度。在中心镇内重点发展面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扩大县城、中心镇向农村地区的服务延伸作用。顺应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的需要,依托集聚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规划建设金融、科技、信息、物流、商务和公共服务等组成的区域生产性服务体系,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支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因素进行服务业布局,在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区域配套建设专业市场、物流园区和研发基地等服务业集聚区。在港口资源、交通条件较为优越的区域,重点引导发展港口物流业。
  3.全面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科技推广、专利应用、农机服务、农资供应、加工流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等农业专业服务,加快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努力构建和完善以科技、营销、信息、金融和技能培训等服务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村市场改造提升工程,积极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加快建立传统交易市场与新型商业业态相结合、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相结合的现代农村流通体系。加大对农村村镇建设、交通、通信、安全饮用水、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环保等公共服务业的投入,完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服务管理功能,进一步改善农民居住、出行条件,丰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
  (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依托大中城市、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按照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要求,加快全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形成一批技术领先、创新性强、特色鲜明、规模较大的服务业集聚区,打造一批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到2015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达到3家,超过500亿元的10家,超过100亿元的50家。集聚区营业收入占相关行业总收入的60%以上。
  1.发展方向
  强化集聚区的示范、培育和提升。在全省现有的100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重点培育20-30家技术领先、模式创新、产业集聚效应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对示范区建设项目供地安排上给予政策倾斜,对集聚区内高端服务企业发展给予优惠的财税政策。加强区域合作,推动集聚区南北共建,加快沿海地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在苏中、苏北地区培育一批较有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的储备。
  加强集聚区分类引导、特色发展。加强分类指导,强化产业支撑,发挥比较优势,走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集聚区发展之路。引导苏南立足现有集聚区,抓好提档升级,大力促进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合理布局商务、商贸、金融等服务功能区,尽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鼓励苏中、苏北抓住新一轮发展的机遇,根据各自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实际,选准市场定位,明确主攻方向,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培育若干有特色、有规模、有影响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