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职业危害防治。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扎实做好职业危害“三同时”监管工作。要建立健全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普查与抽样系统,积极开展职业危害检测检验等技术服务,重点加强对粉尘、高温、高毒物质等职业危害的监测检测,加大现场预防性整治力度。要加强对职业病患者的诊断、鉴定和治疗,切实做好相应的社会保障,维护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
六、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一)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突出抓好列入国家、省科技支撑计划的重点科研项目,尽快在事故预警、防治控制、抢险救灾和执法监管等方面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整合优化安全科研资源,加快科研重点实验室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安全技术创新体系,完善落实相关安全费用提取使用政策。
(二)加强安全技术改造。突出高危行业(领域),强制淘汰落后安全技术装备,积极做好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的推广运用,促进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更新改造。继续抓好矿山井下安全避险、煤矿瓦斯高效抽采利用、尾矿库在线监测监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等安全技术改造示范工程。加快建设省、市、县、企业四级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监察系统,把物联网技术充分运用于行政执法、事故预防、应急处置等工作领域,以信息化水平提高促进监管监察效率提高。
(三)加快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是建立各类事故危险源管理和风险评估技术体系,使安全生产技术服务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以省安全监管局安全技术中心为主导,加快建设各市(州)安全技术分中心。
七、强化应急处置,提高安全生产救援水平
(一)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抓好“4611”救援基地建设规划的落实,逐步推进矿山、危险化学品和油气田等行业(领域)国家级救援基地、省级区域性救援基地、综合性救援实训演练基地和省级综合性矿山排水基地建设;以煤矿等高危行业兼职救护队建设为重点,强化基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力量;进一步加大应急救援投入和实战化训练,全面提高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
(二)逐步完善应急联动机制。要强化应急救援协调联动和事故联合处置机制,搞好应急救援演练,增强应急处置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机构与气象、地震、海事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完善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平台,严格应急值守制度,严防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做到事故发生后及时、准确、连续发布消息,主动引导舆论。
(三)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要以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试点工作为重点,抓好安全生产应急信息系统和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数据库,逐步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年底前要形成覆盖各地、各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的预案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