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提高妇女营养水平。大力开展健康和营养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教育,提倡合理、科学的膳食结构和习惯,提高接受健康知识宣传的妇女比例。为孕前、孕产期和哺乳期妇女等重点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营养指导和干预,预防和治疗孕产妇贫血。
10.保障妇女享有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推广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新技术和新方法,推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提供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加大避孕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妇女自我保护意识和选择科学合理避孕方式的能力,预防和控制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强化男女共同承担避孕节育的责任意识,提高男性避孕方法使用比重。
11.提高妇女精神卫生服务水平。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精神卫生防治和康复服务网络。针对妇女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咨询和服务。加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精神卫生知识培训。开展妇女产后抑郁症预防,早发现、早干预。
12.加强流动妇女卫生保健服务。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和保障制度,逐步实现流动妇女享有与流入地妇女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为流动人口中的贫困妇女提供医疗救助。加大对流动妇女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
13.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不断改善城市街道和居住社区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利用现有体育设施以及在社区、公园开辟健身场所,为妇女参与健身提供条件,广泛开展妇女健身运动,组织多形式的妇女体育健身竞赛活动,引导和鼓励妇女参加经常性体育锻炼。加强对妇女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提高妇女健身意识。积极发展城乡社区体育,鼓励妇女参与全民健身运动。
(二)妇女与教育
主要目标:
1.教育工作全面贯彻性别平等原则。
2.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女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
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女童平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消除女童辍学现象。
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女性平等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女性平等接受高等教育。
6.提高女性接受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比例。
7.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5年。
8.女性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1%以下。
9.性别平等原则和理念在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标准及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策略措施:
1.贯彻男女平等原则。将妇女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在制定各项教育政策中坚持性别平等原则,在实施人才战略中重视妇女人才的资源开发,保障女性平等接受教育,禁止教育中的性别歧视。
2.确保妇女平等接受教育。建立和完善妇女终身教育体系。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全市学前教育覆盖全体城乡儿童。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女童和残疾女童入园给予财政补贴,切实保障女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
──确保适龄女童接受良好义务教育,不断完善教育制度,努力缩小义务教育的校际、城乡、区域差距。
──保障女性平等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为适龄女生提供职业教育的机会,保障未升入高中的女生在就业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
──继续实施农村女子职业教育“春蕾计划”,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加大对农村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快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增加妇女选择多种教育的机会。
──保障女性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提高农村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加大对城乡贫困女大学生的资助。
──鼓励妇女接受多形式的继续教育,加快发展非学历教育,拓展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新途径。
──支持用人单位为从业妇女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加大对农村妇女和城镇失业妇女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妇女继续接受教育参与率。
──加强社区教育机构建设,发展多样化社区教育模式,丰富社区教育内容,满足妇女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大力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为老年妇女提供方便、灵活的学习条件。
3.继续扫除妇女文盲。改革完善扫盲计划,加大扫除女性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力度。通过组织补偿学习,深化扫盲和扫盲后的继续教育,巩固发展扫盲成果。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妇女扫盲。
4.加大对妇女科技人才的培养教育。完善科技人才政策,探索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妇女科技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女性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培养造就一批妇女科技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鼓励更多女性参与高科技领域的学习和研究。
5.保障贫困、受人口流动影响女童和失学大龄女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保障力度,支持贫困妇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为流动女童和失学大龄女童提供补偿性教育,增加技能培训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