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逐步降低高等职业教育学费,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加大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力度。建立和完善职业学校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的渠道。继续在职业教育中推行“双证书”制度。
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促进技能人才评价多元化,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和发展空间。定期开展全市性的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广泛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三、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建立高等学校分类指导体系,推动高校进一步科学定位,凝聚优势,特色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支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引领时代发展的学术大师,涌现一批前沿性成果,增强文化底蕴,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支持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文化传承与创新、对外交流与合作等领域全面发展。支持地方特色型高校建设,充分挖掘高校潜能,突出优势特色,培养应用型、技能型行业领军人才。
实施“北京高等教育资源统筹计划”,逐步推进区域内高校间、优势互补高校间和办学方向相近高校间的资源整合。支持高校优化空间布局,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加快高等教育公共资源体系建设,推动优质资源校际共享。进一步加强以学院路教学共同体为代表的地区内教学科研合作联盟建设。深入开展在京中央高校与市属高校共建工作。
巩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科学技术与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建设成果,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效率,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升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能力,着力增强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实施“学科建设工程”,建设一流重点学科,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的北京高校重点学科体系。实施“专业和专业群建设计划”,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高校专业体系,推动同类专业合作建设高校专业群,继续完善专业预警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本科生课程体系改革,推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加大选修课程比重,重点建设100个左右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项目,拓展学生知识背景,促进文理交融,提升综合素质。实施“本科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计划”,提高实践类、应用类课程比例;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整合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建设100个左右北京市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鼓励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合作,建设100个左右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支持20%左右在校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项目,广泛开展本科生科技竞赛活动。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机制,支持250项左右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项目;推动国内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开展“研究生创新活动计划”和“优博评促计划”,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支持高校逐步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鼓励高校建立学分互认机制,试点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选课制度。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积极推动大学生自主创新项目,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和能力,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服务。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等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帮扶,支持30项左右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特色工作项目。
(三)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科研基地建设工程”,重点建设100个左右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30个左右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大力支持基础性理论研究和原始性科技研发,完善科技成果工程化研究开发平台。加强高校科研管理和服务,探索有利于提高科研能力和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科研评价制度、教师考核制度和项目管理制度。重点建设一批科研创新团队,加强对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原创性研究的支持,实施“新起点计划”,提升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
(四)扩大社会服务功能
积极参加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人才特区建设。围绕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建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技术转移中心,与企业共建实验室、研发机构、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基地。
引导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围绕国家和首都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科研创新和产业化研发活动。健全政府、产业、学校、研究机构及用户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培育相关的专业和紧缺人才。
实现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社会共享。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推动图书馆、实验室、博物馆、网络平台等资源逐步向社会开放,提升高校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力。
(五)发挥文化传承职能
推动大学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作用。积极参与首都文化中心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加大对文史哲等传统学科的支持力度,使学校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鼓励高等学校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为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咨询服务。探索文化创新激励新机制,使高校成为先进文化策源地。
四、终身教育:搭建便利市民学习的网络平台
(一)健全市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完善社区教育办学网络。加大投入,加强区(县)、街道(乡镇)、居(村)三级社区教育办学实体建设,制定三级社区教育办学点标准。
建设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文化机构和各类学校拓展教育服务功能。利用社会资源建设200个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培育100个首都市民学习品牌,加强学习型城市研究基地建设,推进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城市示范区建设。
建设北京开放大学。集合各类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服务,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探索建立开放大学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接机制,推动课程学分互认,建立学分银行和学习成果认证机制。
加强语言文化建设。完成中国语言资源数据库北京建库任务;设立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项目,力争将语言文化建设研究中心和语言产业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国家语委科研基地。到2015年,新增100所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示范校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普通话水平测试人数达到10万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