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任务分工
(一)省农机技术推广站
1.负责制定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对项目的技术内容、技术要求、实施规模、技术指标、经济指标、进度安排等提出具体实施意见。
2.组织技术培训。邀请有关专家编写培训教材,针对关键技术内容,对项目县(市、区)、乡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3.组织召开现场作业演示会和长势观摩会。选择合适的示范区,根据农时季节,组织项目区技术人员、农机大户和种植大户等,进行现场演示和观摩。
4.做好检查督导工作。组织农机、农艺等各方面专家组成省级项目技术指导组,在关键生产环节、关键农时对项目区任务执行情况进行巡回指导,帮助解决技术操作上出现的问题,督促项目实施。
5.进行测产和绩效评价。制定绩效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邀请有关专家,通过考察现场、审查档案资料、调查机手、小麦玉米测产、核查机具数量等方式,对项目单位进行推广绩效评价。绩效突出的单位在省、部级项目申报中,优先支持。
6.搞好验收总结。项目结束后,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汇总、总结。在项目区对小麦产量初测的基础上,邀请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评价验收。
(二)项目县农机部门
1.制定实施方案,落实项目人员。根据省级总体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本项目区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落实项目人员。
2.确定实施区域,落实项目地块。每个项目县做好保护性耕作项目区的规划,要将核心示范区面积具体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并附有实施区域示意图。
3.搞好宣传培训,落实宣传培训任务。充分利用地方报纸、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印发技术资料和明白纸,大力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关键生产季节前,要连续宣传7~10天。组织专家对县区农机技术人员、农机手和示范户进行技术应用、机具操作培训,培训1~2期,每期100人。
4.筛选机械装备,落实机具数量。各项目县要根据省局指定的总体实施方案,落实项目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机、深松机等装备数量,确保主推技术规范实施,发挥技术效能。
5.收集数据资料,建立技术档案。根据生产进程,搞好相关的生产和技术的记载,以及数据、文字、影像资料的收集,形成项目技术档案。
6.搞好测产总结,准备项目验收。小麦玉米收获前,组织技术人员对示范区小麦玉米产量进行自测。项目结束后,对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并上报。
五、经费预算
项目经费严格按照《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财农〔2007〕41号)进行管理,合理使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一)省级项目经费预算
本项目省级经费15万元,主要用于省级总体实施方案制定、技术培训和指导、召开演示观摩会、检查督导、技术指导差旅、绩效评价及总结验收等。
(二)县级项目经费预算
县级承担单位经费为20~30万元。其中章丘市、兖州市、牡丹区、莘县为30万元,肥城市、惠民县、冠县、莒县、微山县、枣庄市峄城区、鄄城县、苍山县、阳信县、单县经费为20万元。
资金使用项目和比例:
1.技术宣传、资料印刷费占资金总额的20%;
2.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会议费占资金总额的20%;
3.专家技术咨询等占资金总额的5%;
4.技术人员交通差旅费、技术资料邮政费占资金总额的10%;
5.机具作业演示及观摩会议费占资金总额的20%;
6.示范区机具作业补助费占资金总额的15%;
7.必要的小型检测仪器、资料采集与处理设备购置费占资金总额的10%。小型检测仪器、资料采集与处理设备,可提升推广单位技术检测能力、资料收集整理能力,丰富宣传培训手段,提升技术推广评价水平。
六、进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