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继续开展残疾人康复扶贫。加强对扶持贫困残疾人的能人大户和扶贫基地的信贷支持。开展产业化扶贫,扶持50家以上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带动贫困残疾人农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3.加强农村贫困残疾人培训。为500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合理设置适合不同类别残疾人的培训项目,使经过培训的残疾人至少掌握1-2门实用增收技术。
4.在移民扶贫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中对贫困残疾人家庭住房建设和改造优先予以安排。
5.广泛开展“帮、包、带、扶”活动,动员城乡基层组织、干部、群众、志愿者结对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2000人以上。
6.扶持30000名农村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增加收入,提高发展能力。
(六)托养
1.以智力、精神、重度残疾人为重点对象,组织开展托养服务需求调查,摸清底数,制定托养服务发展计划。
2.建立健全以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区)托养服务机构为骨干、乡镇(街道)和社区日间照料为主体、居家托养服务为基础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建设太原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非营利性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
3.大力发展居家托养服务。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动员社会服务组织、志愿服务人员、家庭邻里等力量,依托社区和家庭,为更多居住在家并符合托养条件的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生活和职业能力培训、精神慰藉、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服务。
4.坚持政府投入为主,鼓励通过社会募集等多种渠道筹措托养服务资金,逐步提高托养服务补助标准,扩大受益面。
5.制定实施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标准和服务规范。加强行业管理,探索建立针对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提供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的社会组织资助制度和服务质量监管制度。出台《太原市精残智残及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补贴办法》,对规范达标的托养服务机构给予居民家庭水、电、气、暖费用同价优惠待遇。按照专职与志愿相结合原则,加强托养服务队伍建设,培训管理和服务人员。
(七)文化体育
1.各类公共文化场所免费或优惠向残疾人开放,提供设施及信息交流无障碍服务。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街道文化站)、社会残疾人服务机构等组织残疾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艺术、娱乐活动。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重点项目中有为残疾人服务的内容。在各级政府组织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以及各类文化评奖、艺术比赛中,鼓励和吸纳残疾人或残疾人文化艺术团体参与。
2.各级公共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览室,配置盲文图书及有关阅读设备,做好盲人阅读服务。加强盲人信息化产品研发、生产和应用。
3.扶持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的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积极参加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以“残疾人文化周”为载体,开展基层群众性残疾人文化活动。在城乡社区继续推进“残疾人文化进社区”项目。鼓励扶持残疾人参加工艺美术、书画、文学、摄影等艺术活动和创作,培育残疾人文化艺术品牌。
4.加强残疾人体育健身服务,全面提升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水平。将残疾人体育工作纳入当地政府体育工作计划,促进残疾人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均衡发展。大力推进残疾人竞技体育,提高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特奥运动员发展到2000人,在残疾人重大国际国内赛事中争取优异成绩。积极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在社区和残疾人相对集中的基层单位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促进残疾人康复健身,提高社会参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