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后的河道基本实现了“面清、岸洁、有绿、流畅”的目标,水环境面貌显著好转。
3、水景观建设取得新发展
目前,滴水湖水利风景区被国家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景观人工湖。同时,配合上海大型居住区建设,水利部门陆续进行了曹路、周浦、航头、康桥等基地水系建设,开展了滨江森林公园配套水系、外环绿地配套水系建设等,为人民群众乐水、亲水、戏水提供新场所,水景观建设取得新发展。
4、水文、农田水利取得新进步
通过“水文水资源站网建设”、“水文水资源防汛服务系统网站二期”、“白莲泾综合整治-水环境信息平台”等项目的开发,建立了覆盖新区的水文水环境信息采集网络及发布平台,为防汛报汛、水情发布提供实时信息;建立了移动实验室,提高了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改造杨思、五好沟等水文站点,增强了水文水质基础设施的测报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按照“合理布局、集中连片、因地制宜、一次规划、分年实施”的原则,陆续实施设施粮田项目外围水利配套建设计划,改造农田灌溉泵站93座、149台套,疏浚引水河49条段、73公里,土方83万立方米,农田受益面积达6.53万亩。
5、水务信息化取得新成就
新区水利管理部门建立了浦东防汛监控与防汛管理业务系统、水务数据交换平台,实现防汛监控、防汛信息的发布,以及防汛数据与视频信息的实时管理与共享;建立了海塘管理、河道管理、水闸管理等专业化的业务管理系统,如海塘监测与监控管理、海塘巡查与养护管理、河道GIS管理、河道业务管理及水闸监控与管理系统等;专业业务管理系统在日常水利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建设,新区水利基础设施基本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民生的需求,但是与新区争创国家改革示范区、建设“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区的发展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水利基础设施与新一轮高起点、高标准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水利设施老化现象普遍存在,更新滞后,海塘、防汛墙尚未全部达到新区设防要求,部分河道、河面率现状与规划有一定差距,水系不通畅、河道的水环境治理还不尽如人意,这些都与新一轮高起点、高标准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2、城市规划与水利专业规划不相适应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发展规划调整较大,部分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与水利专业规划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造成部分水利项目无法实施,因此水利专业规划也需随城市发展规划的变化而作出相应调整。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