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4.“两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取得阶段性成果。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产品研发、生产、营销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从调查情况看,80%以上的受调查企业接入了互联网并建设了门户网站,30%以上的受调查企业建设了自动化办公系统并开展了电子商务,50%以上的受调查企业部分或全部应用了ERP(企业资源规划)、CRM(客户关系管理)、PDM(产品数据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系统。全省先后有43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涌现出一批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电力电子、煤气化工、钢铁有色等方面的信息化示范企业。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体系基本形成,在全省共建167家中国中小企业河南网分网站,信息日发布量达到3000余条。

  5.农业农村信息化稳步推进。高标准完成了国家“三电合一”(电话、电视、电脑有机结合)项目农业农村信息化试点工作,建设了12316“三农”热线省级综合服务平台,热线服务覆盖全省。服务体系初具规模,累计建设乡镇和行政村信息服务站点50875个,实现了全省行政村以上全覆盖,发展农村信息员2.1万人。累计建设乡镇信息库1300个、村信息栏目13000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成效,我省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建设模式在全国推广。“金防工程”累计建设平安互助网点3.45万个,覆盖了全省78%的行政村,接入农户达到190多万户。河南农业信息网、兴农网建设初具规模。

  6.社会领域信息化应用逐步普及。交通、教育、科技、社保、卫生等领域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交通信息网络平台覆盖了全省18个省辖市、6个扩权县(市),高速公路实现了“一卡通”。教育科研网覆盖了18个省辖市和104个教育单位,入网用户超过140万户,并开展了基于IPV6(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工作。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省本级、15个省辖市和112个县(市)社保核心业务实现了全程信息化管理,“12333”电话咨询服务系统覆盖全省14个省辖市。“数字城市”和社区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点状效应逐步显现。

  7.网络与信息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管理体系日趋完善,相继出台了豫办〔2008〕4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数字证书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豫政〔2010〕74号)等文件,有效地指导和规范了全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建立了河南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密钥管理系统和电子政务内网省级认证结点建设稳步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电子证书(CA)发放范围进一步扩大,累计发放企业和个人证书100多万张。

  8.信息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省信息产业园区快速发展,形成了南阳光电产业、洛阳硅产业、安阳新型显示器件产业、濮阳电光源产业等一批特色产业,以及中部软件园、河南省软件园、河南科技市场软件园、洛阳软件园等多个软件产业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法人单位数由2006年的2156家增至2010年4800多家,年均增长31.3%;产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34.8亿元增至2009年的244.8亿元,年均增速达到52.5%。2010年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亿元,软件业收入达到200亿元。物联网等一批新型产业稳步发展,成立了河南省物联网产业联盟,产业布局正在形成。

  虽然我省信息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应清醒地看到,我省信息化建设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信息化推进协调机制不健全,尚未形成主管部门统筹、有关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部门信息化队伍管理体制不顺。二是信息化发展环境仍不完善,法规、政策、标准规范不能满足新时期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需要。高、中、低梯次配置的人才队伍架构尚未形成。信息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密码技术在涉密、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应用还不够深入。三是信息化建设和运维资金投入不足,市场化运作机制不成熟,企业、社会等领域信息化政府引导力度不足。四是系统建设与应用纵强横弱,缺乏横向互联互通平台支撑,条块分割,业务协同困难。五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推进缓慢,“信息孤岛”现象比较普遍。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