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公众参与的交通管理。依托法制化建设,建立社会公众与管理职能部门之间双向传递和交流信息通道,提倡并促进社会公众对城市交通管理从决策、实施到监督的全过程参与。
(二)机制保障
强化综合交通管理机构的权威性与统一性的职能。确保交通决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统筹安排多层次、多元化客货运输网络和交通设施建设;统筹协调运营网络布置、运力配置、换乘服务以及票制票价等环节。
健全、完善科学的交通决策机制。加强综合部门决策过程的协调,加强执行部门实施过程的协调,加强政府与社会的协调。建立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与服务相协调的综合决策机制,完善专家咨询和社会公示制度;发挥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社会公众以及新闻媒体对政府部门的监督作用。
确保资金作为交通发展的基本保障。适度延续交通投资强度。创新政府对公共交通投入方式,完善长效发展的扶持机制,加强公共交通专项扶持。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多元化市场融资方式,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吸引非公有资本进入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确保基础设施资金投入。
加强交通建设与城市规划协调。结合上海土地资源稀缺的实际,严格按照“运输效率较高、占用土地较少、服务水准最佳”的原则,强化各层次交通规划,保证各类交通设施的合理用地,并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落实交通设施用地,开展规划层面的交通影响分析。对市域通道、多式衔接枢纽、复合网络布局进行动态的全面整合,加强道路、车站和停车等交通用地控制和管理,确保各类交通设施建成后的使用效益。
健全交通枢纽的长效维护机制。尽快建立健全枢纽的维护机制并落实正常的维护管理职责。
(三)政策保障
坚持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将公交专项扶持资金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初步建立公共交通长效发展机制,健全和完善国有主导、有序竞争的公交市场经营格局;建立完善统一结算和一票换乘的公共交通票务系统。
加快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推进小汽车使用政策出台,试点实施中心城拥堵区域交通需求管理特殊措施,逐步提高中心城停车收费标准,由单一的控制拥有向控制拥有与使用并重转变。
加快出台低碳节能交通政策。加快编制和推行综合交通行业节能减排标准、法规及措施;逐步推行机动车尾气检测维护(I/M)制度;保障低碳交通方式合理运行条件,保障慢行交通合理路权,创造宜居生活环境。
(四)科技保障
确保综合交通科研资金投入。确立交通主管部门在交通科技创新和应用投入中的主导地位,建立稳定的政府交通科技资金渠道。
促进科技创新合作制度。以高校、科研机构为科技创新骨干,推动产学研合作,推动交通科技进步。
加大国际交通科技合作与交流力度。充分利用全球交通科技资源,在综合交通科技的领域开展全面合作,促进综合交通科技跨越式发展。
加强交通科技创新能力。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交通体系服务水平。组织重点交通科技项目攻关和国内外交通科技合作,研究开发新交通方式、新交通工具、新材料、新工艺。组织开展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智能交通系统、轨道交通装备与运行服务、地下工程施工、高效环保型运输车辆、运输组织优化以及交通环境影响评价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
注重培养综合交通各层次科技人才。编制发布综合交通各领域人才开发目录,加快对跨领域、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重大工程前期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集聚、锻炼和培育一批科研、技术和管理高素质专业人才,形成以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团队。设立交通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各层次综合交通行业人才队伍的集聚和壮大。
附件:1.“十二五”本市主要综合交通服务指标
2.“十二五”本市主要综合交通需求指标
附件1
“十二五”本市主要综合交通服务指标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0年 | 2015年 |
1 | 全市公交出行比重* | % | 34 | 36 |
2 | 中心城公交出行比重 | % | 47 | 50 |
3 | 全市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客运量比重 | % | 32 | 40 |
4 | 中心城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客运量比重 | % | 35 | 50 |
5 | 全市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 | 人/万车 | 4.06 | 2.5 |
6 | 集装箱水水中转比重 | % | 38 | 45 |
7 | 中心城高峰小时地面主次干路平均行程车速 | 公里/小时 | 16 | 16 |
8 | 中心城轨道站点600米半径覆盖率 | % | 71 | 85 |
9 | 交通运输行业能耗总量 | 万吨标准煤/年 | 2100 | 27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