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城乡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和配套建设,规划布局新城、新市区、新市镇和社区的文化设施。在区划调整、镇村和社区合并中,继续保留原有的公共文化设施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整合优化公共文化资源。凡有条件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文化设施,可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开放,实现全市文化设施的综合利用和共享。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平台。充实拓展网上对外宣传内容,不断提高网络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建立网上博物馆、网上图书馆,探索发展网络出版、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等网络文化产业。鼓励多出快出优秀网络文化产品,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满足广大群众对网络文化的需求。
全面落实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建设,创新基本活动内容、基本活动形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利用多种有效形式开展文化活动。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完善和健全覆盖城乡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实现有线广播电视户户通的目标。积极推进城乡阅报栏建设工程,开展“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到2015年,有条件的自然村全部建成农家书屋,全面完成全市农村书报刊发行网点的建设。加强区县文艺阵地建设,在有条件的区县建立文艺家之家。在全市90%以上的街道、乡镇成立文联组织。持续开展“送电影、送图书、送戏”下乡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第三节 建立健全机制,保护文化遗产
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按照城市整体风貌、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文物古迹三个层次,探索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机制。
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完成南京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工作,编辑出版《南京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对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革命文化等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利用、整合和整体规划。彰显明故宫片区、清凉山片区、老城南片区的历史文化风貌。编制完成重要大遗址总体保护规划纲要。制定实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每年安排若干项大中型文物保护工程。建立遗址保护科学监测评估体系。建立文物信息中心。积极做好明孝陵的保护和南京明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科研工作。发挥文物研究所作用,强化文博单位科研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重视发挥南京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加强科技攻关,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水平,并注重研究成果的出版利用。加强与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先进的国际性科研机构和文博单位交流,引进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文物保护设备和技术。
大力加强博物馆体系建设。通过对人文历史资源的妥善保护和深入挖掘,集中建设一批精品博物馆,逐步形成历史、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与科技等专题系列博物馆。建成六朝博物馆、江宁织造府博物馆、南京“非遗”博物馆、南京明城墙博物馆、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陶行知纪念馆、孙权纪念馆,推进科举博物馆、南大博物馆馆群、南迁文物博物馆、青奥博物馆建设,提升南京云锦博物馆和郑和宝船遗址博物馆等建设水平,力争到“十二五”末每个区县建成一个特色博物馆。
推进重点保护项目建设。推进明故宫遗址和大报恩寺遗址、老城南历史文化片区的保护与建设、江宁上坊东吴大墓遗址、高淳固城遗址等一批大遗址保护项目及明外郭-外秦淮河百里风光带建设。完成明城墙维修工程、南捕厅历史街区拓展工程、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修复保护工程。实施南朝陵墓石刻保护规划及保护工程。完成玄武门到神策门城墙维修工程。实施渡江胜利纪念馆二期、梅园新村纪念馆扩建、明城墙博物馆、太平天国艺术壁画馆、六朝建康城遗址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陈、文物信息中心等一批工程。修缮中华门瓮城。
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立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有效保护与传承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完善四级名录体系及保护机制,健全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建设“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建设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和一批专题馆,建立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传承、教育基地,着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建设和南京云锦、金箔、金陵刻经、同仁堂中医药等重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合理利用。积极推进在中小学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程,编写《非遗知识普及手册》,出版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研究、保护等方面的丛书。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设立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加强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研究。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
第四节 发挥媒体优势,提高传播能力
加快建设现代广播电视和报业传播体系,增强供给能力,提高传播产品质量,提高传播力、影响力和安全保障能力,巩固舆论阵地。通过覆盖广泛的强有力的传播体系,多维立体地将南京地域文化推向国内外,提升南京的城市形象。
提升舆论引导力。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管理和引导文化传播,加强对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舆论的指导,确保主流媒体在文化传播中起到引领作用。重点加强和改进重大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热点引导、舆论监督,切实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为南京经济转型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强化传播媒介建设。逐步建成拥有强势媒体、先进技术、雄厚财力和优势人才的现代传媒体系。到“十二五”末,力争南京传播媒介建设位列全国同类城市第一方阵。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和媒介优势,加大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在人际传播上,通过“文化节”、“文化周”、文化论坛、艺术展览、文艺表演、民俗展示等活动,充分展现南京文化的风貌。在大众传播上,有效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和互联网等各种传播媒介,扩大南京的影响力。
提高广电科技水平。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建设,建设广电骨干网核心节点,设立广电宽带网交换中心,建成全媒体内容生产发布中心。建立适应面向多种媒体播出平台、面向多种终端用户的发布系统;提高高清电视制作能力,开办卫星广播电视和高清电视频道;扩大调频广播的有效覆盖,发展数字声音广播;全市各级广播电视台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加快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和网络双向化改造,到2015年,基本完成全市有线电视双向化目标,初步建成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地面数字广播电视覆盖网,到2015年覆盖全市所有行政区域。大力发展新媒体,建成网络广播电视台,扩大网站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大力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实现全市有效覆盖。扩大南京都市圈广播电视覆盖网建设。完成市中波广播发射台的迁建任务。
推进三网融合应用。按照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创新业态、优势互补的总体要求,在普及互动(高清)电视的基础上,打造全国领先的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全媒体电视城、绿色电视互联网城、可视通讯城、NGB宽带城。建设与省播控平台衔接的可控、可管的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本地内容发布平台。大力开发有线电视新业务,完善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成为三网融合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平台。大力开展视频点播、高清电视、付费电视可视交互、在线支付电子政务和商务、互动游戏、电视理财、网络教育、综合信息查询和浏览生活信息等多种业务和信息服务,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