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五”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发展需求
“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已取得显著成绩,但还存在科技投入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创新主体地位不强,以及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科技创新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距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民生等要求尚有较大差距,社会发展领域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高消耗、高浪费、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三废”减排压力巨大,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处理能力不足,现行处置方式还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隐患,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质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整治还缺少有效的系统综合配套措施,饮用水源保护与饮用水质健康保障的形势严峻,土壤污染防治及环境监测等还有待技术性突破与提高。
医疗卫生、公共安全还不适应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保障的要求。恶性肿瘤诊治技术研究进程缓慢,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传染病、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出生缺陷率居高不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传染病、人畜共患疾病等研究不足,重大基础医疗装备、生物医用材料产品的竞争实力不强,新药创制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品种,医药制造从仿制到创制还任重而道远。气象、洪涝、地质等自然灾害频发趋势明显,受灾程度趋向扩大,交通事故、食品质量事故、生产事故,火灾与爆炸等各类安全事故监测、预警、预报、应急处置水平有待提高。
海洋产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目前,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深度利用不够,海洋港航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偏低,海水综合利用程度不高,海洋经济比重低,与资源和经济地位不相称;海洋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海洋环境监测与预报以及信息服务有待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偏低,服务业企业大多技术装备落后,创新能力较弱,服务产品技术含量总体不高,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少,现代物流、国际商务、网络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规模不大,发展速度欠快。
二、发展目标与重点
(一)基本思路与目标
“十二五”期间,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与改善民生为指导思想,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各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举措,在环境资源、公共安全、人口健康、海洋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努力“实现二个突破”、“推广三项工程”、“培育四个产业”、“实施五大专项”、“提升六个能力”,使技术创新项目与创新成果及创新效益比“十一五”时期增加30%以上,使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综合能力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又快又好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实现二个突破:努力实现社会发展领域体制机制和全社会对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投入有新的突破。
推广三项工程:重点组织实施减排治污、服务业数字化和基层卫生适宜技术等三项转化推广工程。
培育四个产业: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海洋产业、环保产业和物联网产业。
实施五个专项:实施环境保护技术、重大高发疾病防治技术、新药创制技术、物联网技术、海洋开发技术五个重大科技专项。
提升六个能力:提升资源开发综合利用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医药卫生技术、公共安全技术、海洋产业技术、现代服务业技术六个创新能力。
(二)战略重点
1.加强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为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与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在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重点开展水资源节约利用与水污染防治技术、废气减排与废气污染物处理技术、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处理技术、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治理与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技术、环境监测集成技术创新,加快环保装备重点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加大环境政策、环境标准、环境管理等研究。并在资源环境技术领域设立《环境保护技术专项》计划。
(2)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解决区域人口、资源、环境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重点,规划先导、项目推动,进一步优化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的空间和功能布局,开展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15年,全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达到40家左右,其中国家级达到15家以上,努力把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先导区、体制创新试验区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