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基地:企业孵化配套和产业化平台。
中小企业总部基地:从满足产业链和经营链需求出发,规划建设集办公、商业、金融、展示、培训、休闲及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中小企业总部区、管理服务区、商业休闲区、酒店公寓区,吸引各类型总部入驻,形成企业总部集聚区。
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发挥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优势,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平台和用地、设备、资金、培训等一站式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迅速做大做强,发展成为培养科技创新型企业和企业家的摇篮。
留学生创业基地:抓住深圳市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的契机,以人才储备为根本,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领域,引入市场化为主导的创业帮扶模式,提供创业辅导、融资、人才引进、交流培训、市场推广、管理咨询、项目推介、联谊沟通等服务及特殊的优惠政策,建成新区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扶持留学生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利用新区优越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以大万世居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园区为核心,沿坪山河两岸,打造一个以客家文化为依托,以工业设计、信息设计、工艺设计为主,集创意设计、研发、制作、交易、展览、交流、培训、教育、孵化、评估及公共服务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动力电池材料产业基地:以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为核心,依托坪山新能源产业园的强劲支撑,加大力度推动动力电池材料产业的发展,推进动力电池体系的研究开发,争取建成产业优势突出、示范效应明显、创新能力较强、产业链完善的动力电池材料产业基地,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三)六片区:生产生活服务区。
坪山中心区:聚集高端服务业,是新区高端商务商业中心、深圳东部地区综合性服务中心、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地。
坑梓中心区:打造以生活性服务为主的核心区,集中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商业服务等功能,服务周边地区带动城区升级,努力建设成为新区的次中心区、聚龙与坑梓地区的核心服务区。
聚龙山高端产业服务区:依托聚龙山片区相对丰富的用地存量及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吸引具有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总部及研究机构进驻,吸引高素质人才聚集。
深圳出口加工区:加快推动出口加工区的功能调整,做强保税物流,拓展保税贸易及会展功能,完善相关设施,逐步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发展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和率先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先导区、示范区,提高对周边区域的服务能力。
马峦山生态休闲旅游区:围绕生态休闲的主题,适度发展生态体验、生态养生、山地体育等新型旅游产品,将马峦山打造成为深圳城市发展的后花园。
碧岭创意文化与生态旅游区:以碧岭农业科技园为依托,发展农业观光和生态旅游服务,同时推动创意文化的发展。
第五章 加强社会民生建设
坚持把社会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核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加强社会管理,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
(一)优先发展教育。
加强基础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强教育设施建设,创新学校管理模式。大力实施“优师、优生、优校、优制”四优工程,不断强化师资力量。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构建网络化学习环境。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符合我市就读条件的适龄少年儿童平等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积极规范、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引导民办学校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业培训层次,创立“金蓝领”职业培训园区。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创办专业职业教育学院或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或引进3-5个与区域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国内外知名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和认证机构,整合建设职业教育园区。规划期内,培训十万名技能人才、一万名技师,成立三个实训基地。
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加快建立或引进继续教育机构,建设各类别各层次的教育平台。利用发达的信息网络技术,提高各类教育资源对社会的开放度,鼓励发展远程教育与校外教育。积极推广发展社区教育,营造学习氛围,制定弹性学习制度,加快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区的建设。
(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重点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兴办医疗机构,促进非公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有效增加医疗服务供给。统筹医疗资源,合理布局,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分布。积极引导区域内医疗机构进行功能整合,构建新型城市二级医疗服务体系,即区域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服务网络。推进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到2015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达到45家,千人病床数达到2.22张。
增强医疗队伍力量。建立与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合作办医及与市直重点医院、市直公共卫生机构的结对帮扶机制;建立国内外知名及市直医疗卫生机构专家医生定期到新区医疗卫生机构坐诊的工作制度。加大对新区医疗卫生科研、教学力量的支持和投入力度,推进医院标准化、现代化建设。实施“人才兴院、科技兴院”战略,制定人才引进配套优惠政策。设立新区医疗卫生科研专项经费,推进新区人民医院和新区第三人民医院(新区妇幼保健医院)成为医学院校的非直属附属医院,建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
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推进新区医疗卫生系统“健康卡”工程建设,完善电子病历库,建立新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全面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加快建立药物管理信息系统,严格控制药品费用,加强和规范医疗服务收费及药品价格监管。加强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等公共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建设。
(三)发展体育事业。
完善体育设施建设。继续巩固各办事处“五个一”、社区“三个一”工程,逐步完善各社区体育设施,重点加强基础性和普惠性体育设施建设,建成全方位覆盖的体育设施服务网络。建设1-2个具有标志性和特色性的文体设施,全力推行公益文体设施免费开放,鼓励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完善文体设施便民服务机制。
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增加公共体育的经费投入,建立完善的体育服务体系,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切实提高公民身体素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和竞赛。推动体育事业产业化,加快体育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优化体育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中介等体育服务业,建立与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体育产业体系。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 教育事业:加快新建坪山第九高级中学、坪山新区外国语学校(九年一贯制外语特色学校),加快新建幼儿园12所,小学4所,初级中学3所。
● 医疗卫生事业:加快新建聚龙医院、健宁医院、坪山新区第三人民医院(新区妇幼保健院)、坪山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快坪山新区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加快改造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约30个;新增1所计生服务中心。
● 体育事业:加快坪山新区体育中心二期工程;加快建设体育活动中心和社区体育活动场地。
|
二、着力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一)促进充分就业。
建立长效的就业促进制度和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支持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大扶持力度,改善创业环境。创新公共就业服务模式,加快坪山新区人才就业培训大厦的建设,完善区、办事处、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加强就业援助,开展就业安置、就业培训、就业指导等再就业援助工作。完善劳动关系利益协调机制、纠纷调处机制、维权申诉机制。加强对劳动力市场和职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十二五”期间,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二)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加大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和人才安居工程建设,逐步构建以人才为重点、覆盖全体居民的“分层次、多渠道、广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和安居型商品房,在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基础上,逐步将户籍无房家庭及非户籍人才家庭纳入保障范围。探索多种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模式,破解土地资源瓶颈问题。多渠道筹措资金,引导社会力量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十二五”期间,完成建设保障性住房2.32万套、建筑面积158.5万平方米。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服务工作,到2015年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敬老院、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残疾人托养中心、救助管理服务中心等保障设施,加强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工作。严格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对低收入群体专项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