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
(二十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和基地建设。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的统一部署,加快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同队、区域应急救援汾西队建设。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本行政区域内和本行业专业救援队伍的建设,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纳入各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政策和经费方面给予支持,进一步加强省属重点煤炭集团矿山救护队和各市矿山、非煤救援队建设,重点提升矿山、危化、建(构)筑物、隧道、地下空间等事故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充分发挥专业队伍先期快速应急处置作用,满足跨地区、跨行业应急救援任务需要。建立紧急医学救援体系,提升事故医疗救治能力。建立救援队伍社会化服务补偿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
(二十五)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和基础条件。完善省有关部门的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沟通机制和应急救援协调机制,加强预防和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组织、协调、指导和保障等工作。建立和完善区域间协同应对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联动机制,有效提高应急处置效率。要加快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实现各级平台间的互联互通,深化应急平台在救援指挥、资源管理、重大危险源监管监控等方面的应用。要加强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强化应急物资和紧急运输能力储备,提高应对处置效率。
(二十六)加强预案管理和应急演练。认真落实《山西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山西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落实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预案报备制度,加强企业预案与政府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切实做到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全覆盖。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切实提高事故救援实战能力。企业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要按照预案规定,立即组织停产撤人。
八、积极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二十七)加强安全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加强安全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报纸、广播等多种形式和手段普及安全常识,增强全社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思想意识。在中小学广泛普及安全基础教育,加强防灾避险演练。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和职业健康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努力提升全民安全素质。大力开展企业全员安全培训,在抓好企业“三项岗位”人员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强化高危行业和中小型企业一线员工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综合素质。完善农民工安全教育和职能技能培训机制。建立完善安全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鼓励大型企业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和安全培训机构,提高企业内训能力。利用高校、党校(行政学院)教育资源,以请进来理论讲授和走出去观摩学习为主要形式,抓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干部新任职培训和岗位培训,不断提升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安全监管主体责任落实的能力和安全监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