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万企升级行动计划的通知
(苏府〔2012〕77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苏州市万企升级行动计划(2011~2015年)》已经市政府第9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苏州市万企升级行动计划(2011~2015年)
“十一五”期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积极推动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工业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规模偏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较弱等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推进企业升级发展已经刻不容缓。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苏发〔2009〕40号),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特制定《苏州市万企升级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围绕建设高端产业城市目标,大力发展以高层次人才为重要依托、以全面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显著特征的创新型经济,推动企业由一般加工向创新创造升级、由单纯制造向服务制造升级、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抢占市场制高点,争创发展新优势,全面提升苏州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
(一)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向规模发展、前沿发展升级。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新型平板显示、软件和集成电路、智能电网和物联网、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规模化、前沿化和国际化为方向,以产业链构建延伸、价值提升和拓展强化为重点,推进实施《苏州市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组织实施创新发展重点项目,加快提升企业规模、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着力培育一批基地型、龙头型和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企业,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带动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促进支柱产业向高端发展、转型发展升级。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冶金、轻工、石化等六大支柱产业,以高新化、集约化和绿色化为方向,以提高研发水平和完善营销服务体系为重点,实施高端发展战略,推进实施《苏州市支柱产业提升发展计划》,引导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兼并重组和两化融合,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强化品牌质量和企业管理,着力培育一批优势大型骨干企业,巩固发展我市支柱产业优势。
(三)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提速发展、联动发展升级。围绕现代物流、工业设计、金融及融资担保、信息服务、节能服务、现代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以网络化、现代化和社会化为方向,以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联动发展和经营模式创新为重点,有效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实施服务业品牌创建工程,提高企业服务增值和配套能力,加快培植总集成、总承包等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着力培育一批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供给主体,支持、鼓励一批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延伸、转型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成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全市现有近万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阶段性转型升级目标,2000家科技型、高成长型小微企业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重点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现代化水平高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具体目标是:
(一)创新能力升级。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力争达到2%;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00家,总数达到650家;新增市级企业研发机构500家,总数达到1700家。百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企业专利授权量达到600件,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4500件,力争均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二)质量品牌升级。培育6家江苏省质量奖企业;参与制(修)订一批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十二五”期间完成采标1000项以上;培育75件行政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600件江苏省著名商标;培育450个江苏省名牌产品和1000个苏州市名牌产品。
(三)两化融合升级。培育省市两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30家、试点企业300家、推广应用企业3000家;实现成套设备和传统产业整机产品信息化率分别超过90%;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管理、创新活动的比例超过90%;企业创新营销模式开展电子商务的比例超过90%。
(四)技术装备升级。每年实施100项对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大影响的省、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技术改造投入实现倍增,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保持在70%左右;推广使用和认定50个以上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重点产业的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五)经营管理升级。培育和创建75家管理创新优秀企业和示范企业;培育信用管理贯标企业700家,创建省级信用管理示范企业15家;重点工业企业普遍建立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每年新增上市企业8家左右,总数达到100家。
(六)人才队伍升级。培养造就一批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企业人才队伍,企业R&D人员占全社会R&D人员总量的比重提高到85%,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到33.1万人,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50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34万人。
(七)规模效益升级。全市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4%以上,利税总额年均增长9%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2%以上;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工业企业(集团)达到40家以上。
(八)绿色制造升级。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按省下达指标执行,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0%;工业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的下降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建成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