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草业建设成效突出。“十一五”期间,全市草原建设总规模1130余万亩,其中人工种草达300余万亩,饲料作物种植面积达760余万亩,调制青贮饲料总量达80亿公斤。饲草料的大面积种植,不仅夯实了我市养殖业的物质基础,同时对缓解我市草场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3)生态建设成果显现。2007年8月开始,全市实施禁牧以来, 3000多万亩草场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市本级及旗县区财政累计投入草场禁牧补贴经费近4亿元,有效解决了牧民转移安置、就业、教育、养老保险等问题。草原生态植被得以明显恢复,禁牧前植被监测指标为:草群高度13.2厘米、盖度21.4%、鲜草产量1022.3公斤/公顷,禁牧后同期植被监测指标达到:草群高度15.03厘米、盖度29.51%、鲜草产量1377.7公斤/公顷,三项指标同比分别增加13%、38%、35%以上。
(4)舍饲圈养效果明显。为配合草场禁牧,2007年-2009年全市推进舍施圈养工作三年累计投入扶持资金高达1.52亿元,累计新建和改扩建棚圈270万平方米,青贮窖32万立方米,为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市牲畜存栏在刚实施围封禁牧时有所减少,但近年来又得到了恢复和增加。2010年牲畜存栏较2006年增加10%,肉类总产量提高35%。
2.存在的问题。
(1)牧民生产生活成本增加。部分牧民转移安置后,由于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日常消费性支出以及生产资料费用大幅增加。据2010年抽样调查,全市牧民转移进城后,每户水电暖等生活必需支出较在牧区生活年均增加5000元以上,特别是在城镇购房的牧户支出更大。同时,禁牧后仍从事养殖业的牧户,由于饲草料外购,饲养成本比禁牧前增加60%以上。
(2)牧民就业空间相对狭窄。禁牧后,除约35%的劳动力仍从事第一产业外,其余劳动力需要转产转业。由于牧民长期形成的生活、生产方式在短期内难以转变,又缺乏其它专业技能,导致就业面狭窄,难以通过外出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
(3)牧民政策性收入差距大。牧民禁牧后,草场禁牧补贴成为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人均5100元/年)。但由于牧民草牧场承包面积不同,补贴数额差距较大。年人均享受草牧场补贴资金最多的牧民达到1.5万元,最少的牧民只有225元。
二、总体思路及原则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并重,自然恢复和工程措施并举的指导方针,尽快扭转草原生态环境总体持续退化的趋势,强化草原生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按照“四保一完善”(即保生态、保收入、保稳定、保供给、完善相关制度)的总体要求,以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原生态环境,增加牧民收入,促进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为目标,整合多渠道资金、技术以及资源优势,促进牧区经济社会稳定与繁荣,推进生态文明与进步。
(二)具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