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完善服务体系,调动科技兴粮积极性。进一步推进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围绕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和现代农业、粮食高产创建等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加快改善基层农技服务体系装备条件,落实经费保障,全面开展农技服务人员培训,充分发挥公益性农技服务体系在促进粮食生产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加强工作考核,开展表彰奖励,切实调动基层农技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服务能力。
(四)加强奖补扶持,调动农民参与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补助、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工代赈等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广泛动员农村基层组织、农民群众新修和整治包括农田在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将2011年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用于山坪塘整治、囤水田建设为主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强田间末级灌沟渠、山坪塘、石河堰、蓄水池、机井、泵站等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建设补助,调动农民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积极性。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强化领导责任。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粮食生产工作,分管领导要常抓不懈,确保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强化督导检查,在关健农时季节要派出工作组开展工作督导,检查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切实帮助解决粮食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二)强化部门协作。各街道、乡镇及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各司其职,落实责任,通力合作,把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
(三)强化资金投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资金投入力度,涉农项目资金安排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中央财政对产粮大县的奖励资金50%以上用于良种良法、基础设施建设等粮食生产相关领域,进一步支持粮食重大技术推广、高产创建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强化舆论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强农惠农政策,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对生产粮食的信心,鼓励和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大力宣传粮食生产先进典型,特别要宣传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扶持发展种粮大户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典型,为粮食生产营造良好的氛舆论氛围。
lar_588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