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本原则
基地建设与基地保护相结合。重视抓好“菜篮子”基地规划,注重创新机制,落实建设资金,重点规划建设和改造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生产基地,稳定产量,注重质量;建立严格的“菜篮子”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保护“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建立与完善“菜篮子”生产用地供应和保障制度,实现占补平衡,确保生产基地动态平衡。
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在市场运行正常状态下以市场调节为主,同时加强政府对“菜篮子”工程建设力度,在市场运行非正常状态下以政府参与调控为主,研究并建立政府进行市场调控的方式、力度和资金来源。
产区与销区协调发展相结合。产业发展要体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既满足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的愿望,又满足城市居民消费需求;既满足本地消费的需求,又满足“南菜北运”、“西菜东运”需求。同时,正确处理生产与销售的关系,正确处理产区与销区的利益关系、合作关系和共赢关系。
生产发展和环境生态保护相结合。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推进生产方式转变,实现生产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相协调,促进农业生产向科学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实现“菜篮子”产品生产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通过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规划、强化生产能力建设、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完善市场流通设施、创新调控保障机制、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等手段,按照“良种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安全化”的要求,以“三基地六体系”建设为主要任务,重点实施良种基地建设等九大重点工程,努力保障南宁市“菜篮子”产品供给稳定。九大重点工程: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工程
▲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程
▲标准化加工基地建设工程
▲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工程
▲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工程
▲疫病防疫体系建设工程
▲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风险应对及调控保障体系建设工程
(二)发展目标(详见附表一:南宁市“菜篮子”产业十二五发展目标表[略])
1.生产发展目标
重点抓好肉、蛋、奶、鱼、菜、果等“菜篮子”产品生产。十二五期末,全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基本实现生产布局合理、总量满足需求、品种更加丰富、季节供应均衡,“菜篮子”产品自给水平保持稳定并逐步提高,农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得到加强。
到2015年,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75万吨,比2010年增加15万吨,年均增长4%。其中生猪出栏570万头,比2010年增加80万头,年均增长3%;家禽出栏1.7亿羽,比2010年增加3700万羽,年均增长5%。禽蛋产量达2.9万吨,比2010年增加0.6万吨,
年均增长5%。鲜奶产量6万吨,比2010年增加1.25万吨,年均增长5%。水产品产量24.5万吨,比2010年增加5.33万吨,年均增长5.0%。蔬菜播种面积270万亩,产量380万吨。比2010年增加34.5万吨,年均增长2%以上。西甜瓜种植面积60万亩,产量90万吨。水果面积140万亩,产量135万吨,比2010年增加11.7万吨,年均增长2%。
2.流通发展目标
产品流通条件进一步改善,现代流通体系基本形成。重点抓好市场建设、营销建设、流通建设和龙头建设。
市场建设。建设和改造一批产地批发市场、城市销地批发和零售市场、集贸市场,完善农产品市场冷储、加工、交易、集散、物流配送等功能,构建以主城区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特色农产品市场为节点、产地批发市场、大中型批发市场、中心市场直销专区、远郊区县农贸市场、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产地集配中心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场地环境、设施设备、追溯平台、规范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到2015年,建成辐射全市、实现与全国中心批发市场信息中心联网的农产品综合物流中心2个,各县、区建成和完善一批功能齐全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
营销建设。发展专业合作社、产销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基地+合作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