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际航运人才引进工程
目标要求:围绕建设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依托陆家嘴、洋山临港、外高桥和临空地区四大航运服务集聚区的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国际航运人才开发计划,吸引集聚一批航海航空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一大批航海航空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及从事航海航空交易和服务的中高端关键人才,如经纪人、金融专才、国际海事法律和仲裁人才、航运保险人才、航运咨询人才等。
主要措施:一是实施航运人才引进专项行动。启动“浦东航运领航精英5年行动计划”,通过分项目实施方式,建立起系统化、自我完善的行业人才选拔、引进、培训、交流和激励的体制机制。制定航运人才培训计划,依托国内外高等海事院校、航运科研机构和各大型集团公司,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针对航运企业和服务机构的人才需求,分层次、分行业地进行专项引进和匹配。大力发展航运相关高端产业,提升航运产业层次,以更具挑战性和发展空间的事业舞台吸引航运高端人才。二是研究制定航运人才专项政策。充分发挥《浦东新区集聚航运人才实施办法》的政策优势,大力支持航运中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发展。制定航运人才户籍准入特殊标准,针对重点引进人才,采取更加灵活的户籍政策,解决个人及家属户籍问题。制定航运人才个人所得税减免或财政奖励专项政策,提高收入保障。建设航运人才公寓,建立租购房补贴机制,提供住房保障。三是加强组织和服务保障。针对航运人才储备相对薄弱、引才育才挑战巨大的实际情况,由新区经信委、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牵头,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和产业园区资源,建立航运人才引进专项行动的协调推进机制,组织专门力量做好航运人才的现状和趋势研究、政策制定和落实等工作。
(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人才开发工程
目标要求:着眼于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围绕新区重点发展的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先进重大装备、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引进和培养五支人才队伍: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科技创业人才,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研发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工程技术人才,工艺精湛、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
主要措施:一是制定完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依托新区科委、张江高科技园区等部门,加强高新技术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和综合扶持。对于拥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创新,在重大专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中主持或参与过大型科研项目的创新人才,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并给与其科研团队住房、子女教育、财政奖励等方面的支持;对于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市场前景可观的创业人才,加大创业扶持力度,通过拓展留学生创业园、科技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器等,提供完善的创业场地和融资服务。进一步完善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有效激励机制,对掌握核心技术,为企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可实施科技成果入股、股权奖励、分红权、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等分配方式。二是实施工程师知识更新培训工程。以工程师、技术员为主要对象,大规模开展知识更新继续教育。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补贴为手段,以工程师评审制度改革为动力,促进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培训项目。三是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程。着眼于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批战略企业家和一大批精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人力资源管理、财会、法律等专业知识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开设国际工商管理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和著名企业家开讲管理前沿问题。四是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培训基地,重点放在紧缺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和培训项目。联合国外著名大学和跨国公司,合作建立国际化的培训机构,提高专业技术培训水平。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技能培训中心,并积极为社会提供培训服务。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博士后流动站”等高层次培训载体建设。
(四)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引进工程
目标要求:借助“世博效应”、“迪士尼效应”,大力引进和集聚六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具有国际视野、勇于开拓的文化企业家人才和文化投资人才;业务精通、视野开阔的网络文化及新媒体领军人才;具有国际视野和经验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具有相当知名度和业务能力的优秀记者和主持人;具有商业和艺术双重敏感性和执行力的文化创意策划和设计人才;具有敏锐眼光的数字和网络等新媒体专业技术人才;具有丰富从业经验和精通市场的版权贸易人才。
主要措施:一是制定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专项政策。由文化部门负责研究制定针对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的引进计划和配套政策,结合各类文化创意项目的推动和建设,吸引国内外的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知名人士,尤其是国内外著名的创意人士集聚到浦东、创意创业在浦东。二是聚焦迪士尼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实施大型文化游乐设施经营管理人才开发计划。围绕2010年迪士尼项目建成运营的要求,加强与美方公司的合作,依托相关高校,设立培训中心,加快推进运营人才培训工作。三是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争取国家和市的支持,建设若干国家级和市级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地。以基地为载体,形成集聚文化创意人才的产业空间。四是推进“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社群”建设。选择部分比较成功的文化创意园区,进行重点打造,形成创意人群品牌。对进入园区的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采取积极的财税政策,提供低租金或限期免费的文化创意空间,创造更加有利于创作创意的工作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