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条 有关部门及法定授权的组织应当履行下列业务监督指导职责:
(一)将社会组织纳入行业管理,通过提出建议、发布信息、制定导向性政策等方式,指导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
(二)通过职能转移、资金扶持、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发展;
(三)对涉及本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监督管理;
(四)协助民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社会组织的违法行为;
(五)协助民政部门指导社会组织的清算事宜。
有关部门及法定授权的组织履行业务监督指导职责,不得向社会组织收取费用。
第二十四条 社会组织的资产来源必须合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社会组织的资产。
社会组织开展章程规定的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所取得的合法收入,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
第二十五条 社会组织接受财物捐赠、资助的,必须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必须根据与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合法用途使用。
社会组织应当及时向民政部门报告接受、使用捐赠、资助财物的情况,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六条 社会组织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财政部门的财务检查和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还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
社会组织换届或者更换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应当提前十五日向所属民政部门报送审计报告。
第二十七条 社会组织聘用专职工作人员,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
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保险福利等待遇按照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的约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兼任社会组织的领导职务。
第二十九条 社会组织应当接受民政部门的年度检查,并于每年6月30日前上报年检报告书。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社会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门予以撤销登记:
(一)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注册登记或者备案登记条件,弄虚作假骗取登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