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发改委无锡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规划(2011―2015)的通知

  总之,当前无锡面临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和自身经济发展转型的双重考验,必须将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创造活动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把握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核心要求,加快构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的产业体系、企业体系、产品体系和品牌体系,真正使创新成为推动无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

  但同时,还应当清醒地看到,无锡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域创新和经济引领的作用不强。无锡整体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在整个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显不足。二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普遍偏弱,规模以上企业呈现“三大不足”,即科技投入不足,创新人才不足,研发机构数量不足。三是创新能力基础建设还显薄弱。无锡创新体系缺乏与国家创新型城市相适应的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和载体还相对匮乏,缺乏国家级的研究机构,导致无锡的源头创新能力不足。四是城市创新体系还不完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合作的自主创新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新时期发展“六个注重”的最新要求,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实施“八项工程”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坚持科技和人才为引领,致力于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创新,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以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和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浪潮为契机,突出科技驱动、城市引领、民生导向、生态保障,推动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由工业经济为主向服务经济为主转变,由外源增长为主向内生增长为主转变,由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智力密集型为主转变,由城镇化带动为主向中心城市(城市现代化)带动为主转变,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无锡特色的转型发展新路,加快推进“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幸福无锡”建设,在江苏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人才战略作为建设创新城市的重要基石。牢固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积极创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环境和重要条件,大力培养、吸引、集聚和用好各类人才,打造人才高地,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建设创新城市的重要支撑。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增值为导向,重点加大“科技投入、科技载体”力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产学研创新”能力,推进自有产权和自主品牌建设,鼓励知识产权创造和应用,积极参与国内外重要标准制定,促进技术和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提升附加价值,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建设创新城市的重要动力。以构建开放型自主创新模式为重点,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世界,更大范围内聚集国际国内两个创新创业资源;构建多主体、多层次、多渠道的创新创业主体建设,引导企业与国际科研机构加强合作,促进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创新创业水平。

  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建设创新城市的重要途径。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注重发挥优势,实行差别竞争,实施重点突破,重点在“融合、高端、集聚、龙头”四个方面下功夫,大力推进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完善创新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具有无锡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把整体联动作为建设创新城市的重要保障。以政府为主导,以规划为龙头,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体制机制、资金投入、政府政策、科教人才、产业基础、社会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政策引力,整体设计,统筹推进,形成合力,实现全社会各类创新资源的有效融合和整体联动。

  (三)总体目标

  1.总体目标

  瞄准全球创新型先进城市,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全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把无锡建设成为全国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率先实现从工业文明阶段向生态文明阶段的根本性转型、由全面小康社会向现代化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同时,努力将无锡打造成为辐射全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

  2.具体目标

  --创新投入。发挥政府投入的引领作用,促进财政在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不断加大全社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到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以上;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4%。

  --企业创新。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全社会研发经费中的比重,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支出保持在3-6%。到2015年,全市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5%以上,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R&D经费的比重达到90%,在高新技术与新兴产业领域内本土骨干大中型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达到100%;国家、省和市级创新型企业总数达5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500家。

  --知识产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以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到2015年,全市专利结构与质量明显提升,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5%以上,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达到47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12件。

  --创新绩效。到2015年,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翻一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5%,全市服务业总量超过工业总量;单位GDP能耗0.588吨标准煤/万元,城市化率达到75%以上,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

  --创新环境。建设一批“人性化、专业化、社区化、国际化、信息化、平台化”的科技载体,政府主导型载体面积500万平方米以上。建立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总数达到500家以上。到2015年累计公共技术平台达到100家以上。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50万人,高层次人才占人才总量达7%,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达到16%以上。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