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第六章 大力推进市域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快建设山西省乃至黄河中游地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积极融入黄河金三角城市群,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一节 积极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充分发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承东启西、联北接南的区位优势,加快运城和三门峡一体化步伐,提高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建成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人口集聚、综合竞争力强、战略功能多的核心区。
  积极融入黄河金三角城市群。加强与临汾、渭南、三门峡的沟通合作,联合打造特色明显、优势集中、产业互补的黄河金三角城市群。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率先探索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强化区域经济合作。依托黄河金三角区域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着力打造产业转移承接平台,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优化发展环境,努力建设国家跨省合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强战略合作,加强技术创新和资源综合利用,打造特色农产品基地、煤炭和有色金属新型材料基地、装备制造基地,建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共建共享的综合基础设施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显现,承接产业转移和各有特色的优势产业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公共服务融合成效显著,初步实现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旅游同线、环境同治,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第二节 加快建设中心城市



  坚持规划引领,着眼建设百平方公里、百万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突出标志性、独特性、可塑性、前瞻性、通俗性、规定性、整体性、文化性、功能性、生态性等十大特性,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建设晋南中部城镇群,加快推进中心城市“一城三片区两组团”发展。
  提升主城区品位。加强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魅力,增强城市竞争力,全面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强化老城区精细化治理,加强旧城整治,推进旧城改造,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建成功能完善、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宜商宜居的城市生活区、服务业引领区和人才聚集区。
  加快三片区建设。加快城东新区、北部新区和盐湖生态区建设,明确功能定位,拉大城市框架,提高城市承载力。
  城东新区,以建设主城副中心、城市综合性新区为目标,依托独特的水系资源和丰富的文化积淀,加快推进东郊城镇化项目建设。突出“一带、两核、七大功能区”的空间布局,加快建设人文生态景观带和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建设行政总部办公区、生态居住区、金融商务服务区、村民安置区、文化商贸区、节能建筑示范区、安邑古镇区。打造集文体休闲、商务金融、节能建筑、生态居住、行政办公为一体的东部新城。
  北部新区,依托高铁客运站、北郊公园,实施主干道贯通工程,发展居住、商业和公共服务等综合功能,打造站前综合商业中心,带动人口、产业和要素资源集聚,形成辐射黄河金三角乃至华北、中南、西北、西南地区的现代物流集散地,建成交通枢纽和综合服务现代化城市新区。
  盐湖生态区,突出环境整治、产业支撑和社会建设,统筹规划,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依托盐湖旅游资源的丰富性、特色性、唯一性,修缮古禁墙,建设环湖旅游公路及景观廊道,打造景观水渠和景观林带,形成“一墙一环两带”的盐湖景观通廊,打造生态环境优良、产业特色明显、社会和谐发展的都市绿色新区,建成运城的“绿色之肾”,建成国内外著名的历史文化休闲景区、都市服务业产业副中心、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新区。
  推动组团发展。盐湖新区组团,依托盐湖工业园,发挥运城学院、运城卫校等大中专院校、城郊型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和舜帝陵等产业、人才、人口聚集效应,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休闲、农业观光等产业,打造中心城区的新型工业区、文化产业园区和教育集聚区。空港新区组团,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强化服务设施配套,提升集聚功能,建成统筹发展的先行区、现代产业的承载区和对外开放的门户区。
  加快推进中心城市与临猗、夏县一体化进程。整合中心城市与临猗、夏县的城市功能,逐步建立产业同链、信息同享、交通同网、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临猗县突出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精细煤化工和观光休闲农业等优势,加快区域联动发展。夏县突出农副产品加工、观光休闲农业和生态旅游等优势,大力发展旅游度假、特色农业、休闲人居等产业,建设现代化生态休闲城市。加快实施城市“道路城网、内外循环”工程,高标准完成东外环、北外环、关公街、中银北路、学苑北路、河东西街工程,实施人民北路、解放路、红旗街、河东街等城市主轴线道路拓宽改造工程,贯通中心城市组团之间连接道路,改善城市路网结构。加快建设北郊公园、圣惠公园二期、森林公园、百勤公园改造,樊村水库绿化。实施永济蒲州济运水源扩建、安邑水厂改造、北部新区和东部新区主管网建设工程,新建中心城区水厂。完善城市集中供水、供气、供热和污水垃圾设施。加快城市水系规划和建设,推进市政服务基础设施一体化。

第三节 发展大县城和重点镇



  加快卫星城市建设。河津、永济和闻喜要按30-50平方公里的发展思路搞好规划,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实现组团发展,建成中心城市的卫星城市和次中心城市。
  永济市,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产业基础优势,依托永济新时速、华圣铝业、忠民集团、粟海集团等大企业,壮大机电制造、铝材深加工、化机制造、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建设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新型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工贸旅游城市,成为非煤县(市)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典范。
  河津市,大力推进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依托山西铝业、阳光焦化等大型企业,延伸煤、焦、铝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建设资源综合改革示范市。
  闻喜县,依托海鑫钢铁、银光镁业、宏业玻璃等重点企业,做强做大钢铁、煤化工、金属镁、玻璃器皿、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积极推进闻喜、东镇城乡一体化进程,打造成为山西乃至全国著名的钢铁生产基地、玻璃器皿生产出口基地、机械加工制造基地和镁业生产基地。
  实施“大县城”战略。加快县城建设步伐,提升县城的聚集和辐射功能。各县城要按照20-30平方公里的规模进行规划,以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为支撑,加强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提高县城的承载能力。积极引导生产要素、优势资源集聚,培育县域经济中心。到2015年,垣曲、稷山、新绛、万荣、芮城县城人口达到10万人,平陆、绛县县城达到8万人。
  加快推进重点镇建设。以县(市)城区为节点,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交通型、综合型特色镇,大力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推进产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由“镇”向“城”的战略性转变。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以镇区人口规模2-3万为目标,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合理城镇空间布局,强化产业、基础设施、公益事业三个支撑,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功能设施完善的中心镇,使城镇人口就业有岗位、居住有条件、文化有设施、生活有保障,加速城镇化进程。

第四节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按照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场体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六个一体化”的模式,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居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推进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
  创新城镇发展机制。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模式,加强土地市场调控,培育土地二级市场。实施城中村、城郊村改造,有效盘活农村建设用地。积极推进县城所在地的镇改街道办事处,城中村村委会改社区居委会工作。引入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人口合理转移。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放宽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促进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政策,提供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依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强化规划约束力。建立以人口、社会单位、环境和市政设施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数据信息库,推进城市的精细化、网络化、信息化、人性化管理。进一步引入市场化机制,积极探索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途径和方式。

第七章 大力推进城乡生态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四化运城”(绿化运城、气化运城、净化运城、健康运城),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第一节 努力建设“四化运城”



  坚持“绿色、低碳、洁净、健康”的发展理念,建设“四化运城”。
  “绿化运城”。大力实施 “生态兴市”战略,以国家、省、市林业建设工程为重点,推动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加快建设现代生态经济型林业大市,创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市和全省生态市。稳步推进“山上治本”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全面加快“身边增绿”省级造林绿化工程,重点突破市级造林绿化工程,突出一个中心、实施十大工程、建设五大基地,创建10个生态县,实现森林面积、蓄积量“双增”目标。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推动生态林经济化、经济林生态化,进一步壮大林业产业。到“十二五”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林木蓄积量年净增3%以上,中心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气化运城”。加快天然气气源建设。按照全省“三纵十一横”管网布局,积极推进大同-太原-平遥-运城管网干线和河津-侯马-沁水长输管道建设,扩大气源。加快建设临猗-永济-风陵渡-芮城、运城-平陆、曲沃-绛县开发区-绛县-垣曲天然气长输管道。完善城市燃气管网。加快建设中心城市煤气管网改造工程,积极推进芮城、垣曲、平陆3个县和风陵渡开发区、绛县开发区的燃气管网工程,并向建制镇、重点工业户、重点旅游景区延伸,实现天然气全覆盖。加快建设中心城市、县城和高速公路服务区、一二级干线公路沿线天然气加气站建设,推进出租车和公交车使用清洁能源,扩大社会用气规模和范围。加大农村沼气建设力度。退耕还林地区、粮食主产区、蔬菜主产区重点推广户用沼气工程,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推广中型沼气工程,逐步推行村建沼气池集中供气工程。
  “净化运城”。以流域治理为重点,实施以恢复植被,遏制水土流失,减轻工业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加快重点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浍河、三泉河、三交河、马壁峪、黄花峪、晋家峪、瓜峪等汾河主要支流以及新绛古堆泉重点区域的治理和保护。大力推进盐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与盐湖生态景区开发相结合,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人与城市、生态与文化多元共生的生态绿洲。积极推进涑水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逐步恢复涑水河流域生态功能。加快推进伍姓湖湿地水环境修复治理工程。加强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强垣曲历山原始森林、泗交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区的建设与保护,加快黄河湿地、汾河湿地保护和恢复,建设涑水河源头区、汾河入黄口和沿黄河滩涂等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中条山生态保护。
  “健康运城”。树立“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实施城乡环境同治工程,积极推进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实施农村生态连片创建工程,改善人居环境。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确保农产品、食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积极发展体育事业。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体育公园、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实现行政村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5平方米以上。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体育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加强体育运动学校、单项运动项目基地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品牌赛事,引导和培育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