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区域招商引资品牌。围绕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特色服务业,加快项目筛选、包装、储备,整合项目资源,充实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依托国家级招商展会、市外来投资企业家协会,积极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来运投资,设立研发基地,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使运城成为“中字号”、“国字号”大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和项目布局中的重要节点,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动招商引资在招大、引强、选优上实现新突破。精心策划和组织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加大面向国内外500强、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产业转移源头、资本输出高地的招商力度,以“延长产业链、降低成本链、提升效益链”为目标,集中优势资源,集中优势产业,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以优势资源换市场、换技术、换资金、换项目,努力打造主导产业突出、配套能力强、物流成本低、发展环境优的区域招商引资品牌。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突出企业主体作用,抓好专业招商、专门招商、专人招商,推动以企招商、以商招商、以项目招商,完善委托招商、网络招商,实行定点式、跟进式、持续式的精细化招商,进一步拓宽引资渠道。加强园区载体建设。发挥省级开发区、空港新区和县(市)产业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重产业特色,重节能环保,重科技创新,重投资强度,重注册资本,重产业效益,吸引更多的项目、资金、技术落户园区。强化人才引进工作,注重招商引资与引才引智相结合,项目推介与人才引进相结合,积极引进行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管理人才来运创业。按照“紧盯、抓牢、办成”的要求,加大跟踪落实力度,切实提高引资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落地开工率。
第三章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加快实施“双创”增粮、绿色农产品基地、规模健康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建设五大计划,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基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以建设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领,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有机农业、品牌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专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品牌化销售、产业化推进,做强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粮食、果业、棉花、蔬菜、养殖、观光休闲农业等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推动我市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
粮食。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以小麦、玉米两大优势作物为重点,大力实施“双创”增粮计划,重点建设汾河流域和涑水河流域小麦、玉米主产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450万亩以上,“双创”增粮田达到100万亩,粮食总产量丰年达到22亿公斤以上,平年稳定在20亿公斤以上。
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龙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以临猗、万荣、平陆、芮城、盐湖为核心区域,建设优质苹果生产带、加工水果生产带和出口水果基地。大力实施万亩精品设施水果栽培工程,积极发展梨、葡萄、樱桃等特色水果,大力发展红枣、鲜食枣、山楂、石榴、核桃等名优干果。重点建设万荣王亚、临猗北辛、芮城南卫、平陆南村、盐湖上郭等水果示范园、优质苗木基地和母本园、果品产地市场、冷链物流和冷藏基地。全市果业种植面积达到350万亩,总产量达到44亿公斤。
棉花。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稳定面积,改善品质,提高单产,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提高棉花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重点建设盐湖、永济、临猗棉花优质高产核心区、优质棉生产基地。全市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总产量达到9000万公斤以上。
蔬菜。全面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和标准化生产与管理,完善蔬菜商品化处理与加工,提高产业整体效益。重点建设新绛、夏县、闻喜、盐湖、永济、芮城、河津七县(市、区)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和蔬菜产业旅游观光走廊,加快建设永济、河津、芮城芦笋生产基地。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0万亩,总产量达到40亿公斤以上。
养殖。大力实施规模健康养殖计划,推广标准化生产、良种繁育、疾病防控新技术,扩大规模养殖,提升产业化水平,实现量的突破和质量效益的提高。重点建设百万头肉猪健康养殖基地、蛋鸡示范基地、优质肉鸡基地、肉羊生产基地、高档肉牛基地、奶业生产基地、晋南牛和晋南驴保种场、饲料生产基地、晋南紫花苜蓿牧草生产基地。全市建设大型标准化优质肉鸡生产场20个、大型肉鸡场200个、标准化蛋鸡场300个,标准化肉牛场、肉羊场各50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小区)150个,规模化饲养量占到总饲养量的85%以上,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提高到20%以上,畜产品转化率达到40%以上。
观光休闲农业。积极推进盐湖区现代农业走廊、稷山县稷王现代农业示范区、夏县西村新农村观光农业示范区、永济市盛唐绿色农业生态园、临猗县百里果园观光区、新绛县古交镇设施农业示范区、河津市隆兴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绛县樱桃观光采摘示范园、万荣县王亚设施果园观光区、综合农业观光园等建设,推动观光休闲农业大发展。
大力推进产业化。以全省“513”和市级“151”重点推进工程为依托,集中财政、信贷等资金力量进行重点扶持,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50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70%以上,60%的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链条,“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体系基本形成。力争省级名牌农产品达到30个以上。
第二节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
加大投入,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农业机械、农业生态、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围绕“三引六扩,河库成网”工程建设,大力实施灌区节水续建配套改造和末级渠系配套工程,改善和扩大实际灌溉面积。重点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大型泵站改造、沿黄提灌、沿汾泵站水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强万荣、临猗、稷山、河津、盐湖等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大型泵站改造和7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建36座小型水库和2处沿黄提灌工程,积极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及盐湖区和永济市低凹地带排涝工程。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农村供水工程供水保障率和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加快完善黄河小北干流、汾河下游防洪堤防工程,加快推进涑水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大力推广低压管道输水、渠道防渗和微喷灌等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继续执行大中型泵站电价、水价补贴政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业灌溉成本。到2015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03万亩,实灌面积达到630万亩,85%以上使用黄河水,实现农业人口人均2亩水浇地的目标。
耕地质量提高工程。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科学施肥技术推广,集中建设20个示范基地,示范面积10万亩,辐射带动15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大力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沟坝地整治与培肥、沟川地补灌与培肥、旱平地培肥、盐碱地改造工程,改善耕地质量,提高耕地产出率。
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大力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深松整地技术、农作物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技术、牧草生产机械化及加工技术、设施农业配套机械化技术,加强专业化农场、农机交易市场、农田机耕道路以及农业机械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机械化水平。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746万千瓦,小麦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80%,玉米机收率达到70%以上,棉花机耕机播率达到80%以上。
农田生态园林化建设工程。立足生态循环理念,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形成“养殖-沼气-果蔬”循环发展模式,加快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以通道绿化为骨架,以方田林网为脉络,以乡村绿化为基点,多林种并举,全力推进经济林、防护林、生态林、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宽林带、多层次、纵横交织的生态绿化格局。全市村镇绿化覆盖率达20%以上,农田林网面积控制率达70%以上,河渠湿地滩涂绿化率达70%以上。
现代物流市场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市级现代农业物流园、运城蔬菜批发综合市场、新绛蔬菜市场等一批功能齐全、管理规范、交易活跃、带动性强的物流园区和批发市场,形成辐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实施地理农产品营销战略,以运城广州绿色农产品市场、北京新发地等为依托,建设广州、北京、上海、成都、太原等10个面向全国的农产品对外销售窗口。大力促进农旅一体化,实现农产品和游客的直接对接。加快推进与西安、郑州、洛阳等地大型超市“农超对接”,形成物流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加快建立以公益性服务体系为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以提升合作社规模效益和规范化程度为重点,鼓励农民合作社依托当地资源和技术优势发展规模经营,做大做强农村主导产业科技合作社,实现行政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全覆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着力构建和完善标准、检测、认证、风险应急和执法监管等体系,市级农产品质检站建成具有省级计量认证资质的中心检测站,县级质检站建设全部完成。完善农业技术支持体系建设。创新农业科技体系,引进、培育高水平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的培养,加大新型农民培训,促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和转化。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60%,优良品种推广覆盖率达到100%。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立完备有效的动植物疫情监测预警、防控、监督和技术保障支撑体系,建设运城航空检疫设施。全市所有乡镇及50%以上的村建成动植物检疫工作网络。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试点,扩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原产地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品种和面积。建立完善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完善运城农业信息网,完善农业资源管理、乡村信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网络视频服务网络。
第三节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方针,抓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把“一村一品”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普遍模式,重点围绕粮食、果业、棉花、蔬菜、畜牧和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建成1500个以上主导产业突出、品牌优势明显、农民增收较快的“一村一品”专业村,注册“名、特、优、新、稀”等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大力推广“公司+商标+农户”发展模式,使“一村一品”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提升盐湖、新绛、夏县的蔬菜示范基地,闻喜、万荣的小麦示范基地,永济、河津、芮城的芦笋示范基地,临猗、万荣、芮城、平陆的果业示范基地,绛县的山楂基地,稷山的红枣基地,垣曲的核桃、花椒基地,带动全市“一县一业”的发展。
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推进以“四化四改”(街巷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路灯亮化,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和“五个一工程”(每村建一个文化科技活动室,一个村级卫生计生所,一个农民休闲健身场所,一个便民连锁店,中心村建一所标准化小学)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推进城乡扩网和连片集中供水工程。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通达通畅率和养护水平。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加强农村邮政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生态连片创建工程,大力发展沼气工程,加快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加强农村水浇地保护、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和水污染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实施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建立以就业帮扶、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健身养老等为重点的农村社区服务网络,全面提高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