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通政办发〔2012〕2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南通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南通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序 言

  “十二五”时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加快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于保障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促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深入分析“十一五”时期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正确认识和把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新形势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依据《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南通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年)。

第一章 “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围绕“民富、村美、风气好”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不断拓宽农业发展思路,创新农业发展机制,大力推进高效规模农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型升级。坚持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文明化打造城乡,积极探索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年均递增4%,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到2010年达到9914元。“十一五”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第一节 发展基础

  一、现代高效农业有了新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市坚定不移地按照城郊型、外向型农业定位,科学谋划现代农业发展,瞄准“争创高效农业规模化第一市”目标,以项目农业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高效农业规模化“133行动计划”,现代高效农业取得长足发展。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市粮、棉、油产量分别达324.95万吨、5.95万吨和42.13万吨,分别较“十五”末增长10.5 %、16.4 %和3.6 %。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9.6万吨。其中:海洋捕捞产量29.9万吨,海水养殖产量29.7万吨。二是高效规模农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高效农业面积达327.6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6.8%。生猪、肉禽、蛋禽规模养殖占比分别达69%、97%、95%。设施农业面积达72.2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0.32%。高效农业面积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三是生态农业发展明显加快。全市建成无公害粮油、无公害蔬菜、无公害果品等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42个、面积418万亩。现有绿色食品121个(含水产品),基地面积45万亩。有机食品37个(含水产品),基地面积7000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0%。四是外向型农业再上新台阶。2010年,全市农业实际利用外资2.37亿美元,完成农产品出口额2.79亿美元。有4个县(市)跻身“全省农产品出口十强县(市)”行列。五是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高。2010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25.46万千瓦,平均每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47.28千瓦,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37.19万千瓦和8.28万千瓦。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3.59%,主要粮油作物的耕、种、收、植保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9.3%,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到36.53%。六是农业经营机制不断创新。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838家,经国家、省、市认定的重点龙头企业70家。2010年,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43.91亿元,带动农户117.08万户。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863个,其中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590个,带动农户120.57万户。年销售1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经纪人14.36万人,农产品交易额51.73亿元。
  二、农村环境面貌有了新改善。“十一五”期间,我市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逐步转向农村,通过实施农村新一轮五件实事和新六件实事工程,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逐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大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一是农村公路等级提升,城乡客运网络初步建成。提前一年实现“村村通等级公路”的目标,形成了市到县、县到乡镇、乡镇到行政村的城乡客运网络。“十一五”期间,建成农村公路7600公里,完成桥梁改造1374座,乡镇班车通达率达到100%,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99.03%。二是农村水利建设步伐加快,城乡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全面完成一轮农村河道疏浚整治任务,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4亿元,完成土方2.8亿方,改善灌溉面积579.54万亩,改善排涝面积702.98万亩,增加旱涝保收农田21.21万亩。同时,推进以河岸整治、清洁水面、河道管护为重点的清洁河道建设,建立和完善了长效管理机制。三是实施区域供水工程,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围绕省政府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全面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的工作目标,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全面完成县(市)引江区域供水工程建设,有效解决了全市164.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四是实施农村全面环境整治,农村生态环境初步得到修复。全面编制完成乡镇的镇村布局规划和居民点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集居区建设,促进农民住房合理集聚,土地集约使用,配套集中建设。组织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把全面建设生态型农村,建立“四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开展生态县(市)暨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作为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举措。全市农村初步建成“户收集、村运转、镇中转、县处理”的垃圾管理体系,60%以上的行政村实行垃圾集中收集和处理,一些县(市)已经实现农村垃圾“县处理”全覆盖。采取“以企带镇、以园带镇、镇镇联合”等方式,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取得初步成效。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