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完善公共体育设施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坚持公共体育设施“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二是把全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纳入“数字城管”的管理范畴。
(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平台
建立和完善“科学宣教、健身指导、信息服务、体育社团、品牌活动、体质测试”六大健身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全民健身服务水平。
1.科学健身宣教平台。一是在《常州日报》、《常州体育信息网》开设健身知识专栏;二是科学健身宣传进社区橱窗,向市民赠送科学健身宣传手册;三是针对不同健身群体,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创新科学健身方式,在机关中推行“网络在线健身工间操”。
2.健身指导服务平台。一是加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建设。按照“有人员、有阵地、有经费、有活动”的要求,提高俱乐部的运转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完善全民健身活动站点建设。全市每个晨晚练健身点、体育健身设施点、社区和行政村体育健身俱乐部配备3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志愿者),推行挂牌服务制度,公示站点负责人、健身指导员、健身项目等信息。
3.全民健身信息平台。建立全市全民健身服务信息平台,完善常州市全民健身数字地图,开设专家在线咨询服务、健身场所在线查询和预约服务,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全民健身信息服务。
4.体育社团展示平台。大力推进体育社团“三化五有”改革,开展体育社团星级评估。实施“322工程”,各街道(乡镇)至少建成100人以上的全民健身特色团队3支,各社区(行政村)至少建成30人以上的2支,各晨晚练健身点至少建成10人以上2支。
5.全民健身活动平台。市、辖市(区)每四年,街道(乡镇)每两年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或全民健身节。倡导“一区一品牌、一区一特色”活动,全民健身活动实现全年有安排,月月有活动,活动有声势,阶段有高潮。发挥市文明办、农委、市级机关工委、教育局、民政局、商务局、卫生局、人口计生委、总工会、团市委、妇联、残联等市全民健身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的作用,举办全市老年人全民健身活动、妇女全民健身展示、健身家庭才艺展示、职工体育运动会、残疾人特殊体育运动会、新市民运动会以及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会等各具特色的、各类人群的全民健身活动。
6.国民体质测试平台。进一步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建立国民体质测试长效机制。一是建成市、区两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建立市国民体质监测与健身指导中心;二是充实国民体质监测车辆、仪器和计算机监测系统,常态化开展国民体质测试活动;三是完善全市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和国民体质数据信息库,每年公布国民体质监测报告。
三、实施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