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绿色工业。提升改造传统行业,降低传统工业能耗。加快工业园区的整合优化,实施企业进入工业园,集中供热、废水集中处理回用。加强节能技术推广应用,推进清洁生产和废弃物零排放。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构建技术创新平台。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改造提升区域特色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延伸新能源产业链条。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创建多元化能源体系。加快天然气管道建设,发展清洁能源供热技术,推广以生物质能源、生物原料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质燃料锅炉。引导产业分类集聚,推动资源集约利用。创建高新技术产业低碳发展示范区、传统优势产业低碳改造示范区,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和消费比例。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的政策法规体系、技术创新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激励约束机制,力争我市清洁生产工作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三)提升生态农业。发展特色农产品,推动农业产业化。进一步整合农村资源,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广绿色及有机农产品,建设低碳农业示范区。加快无公害农业园区建设,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加大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全面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发挥农业多元功能,发展观光休闲型都市农业。开发农业示范园、景观林带、郊野公园和农家乐等农业旅游项目,形成集休闲、度假、观光于一体的新型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区。
(四)引导绿色服务业。加强旅游区生态环境和人文文化的保护,提倡使用绿色交通工具,促进宾馆和旅行社达到绿色标准。引导创意设计业规范集中发展,打造中山特色文化品牌和产品。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制定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贸易政策,引导金融业为绿色发展服务,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并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低碳行业的发展。重点发展石岐河风景轴、五桂山风景旅游区、南朗伟人故里旅游区、主城区商贸旅游区、东北部水乡风情生态农业旅游区、西北部特色生态工业旅游区的中山特色旅游业。加快包括信息技术设施和通讯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政府、社会、企业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大力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在建筑内采用环境保护技术和设备,对建筑废物实现产生量最小化和再利用。
四、建设环境安全维护体系
(一)构建自然生态安全格局。加强点、线、面等关键要素的生态保护和恢复,优化和提高自然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和整体性。加强自然保护区等各类生态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继续建设五桂山生态保护区,加强南朗沿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建设,完善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完善保护区基础设施。建立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确定主要动植物的分布范围。加强资源开发监管,全面评估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工程对流域区域水文条件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二)强化总量控制。加强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建设水源保护林,实施水源地生态保护。做好咸潮的监测和预测,利用山塘水库作为备用水源,加强水厂的避咸措施。制定供水应急方案,优先保证生活基本用水需求。严格执行总量控制前置审核制度,认真执行环境保护“三个一律”,即:新建项目,凡环保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准上马;在建项目,凡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一律不准投产;已建项目,凡经限期治理和改造仍不达标的一律关闭。严把环保准入关,限制“两高一资”项目上马,控制主要污染物新增量。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快企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总量削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