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利用公共网络,采用多种接入手段,提高农村网络普及率,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整合涉农信息资源,规范完善公益性信息中介服务,建设城乡统筹的信息服务体系,为“三农”提供适用的市场、科技、教育、卫生等信息服务。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专家协会和各种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
(六)积极推进服务业信息化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快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加快发展网络增值服务、电子金融、现代物流、连锁经营、专业信息服务、咨询中介等新型服务业。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实现虚拟市场与实体市场的有机结合。整合物流信息资源,完善物流信息化体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鼓励大中型企业的信息化服务中心从原有企业剥离出来,扩大服务范围,发展壮大。
(七)稳步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
提升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与科研设备网络化应用水平。研究医疗卫生领域建设的相关标准,在完善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基础框架和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医疗、医药和医保机构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加快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整合社区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构建社区综合便民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各类危机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和处理能力。借助智能交通建设,提高交通管理能力。推动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适时启动城市一卡通项目建设,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
(八)建设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体系
坚持服务社会、需求导向和顶层设计原则,加快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4大基础数据库建设,拓展相关应用服务。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制定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规范政府基础信息的采集和应用,实现信息资源的集约化采集、规范化登记、制度化更新,推进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引导和规范政府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增值和公益性服务,鼓励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及时处理、安全保存、快速流动和有效利用。充分利用3G、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谋划建设云计算与灾备一体化服务中心和电子政务中心。
积极开展物联网示范工程,依托电信运营商,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城市消防远程监控防灾减灾、3G视频监控、移动支付、智能物流等方面试行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带动我市物联网应用和相关产业发展。
积极探索,加快推进电信网、计算机网、通信网的融合,积极贯彻国家和省关于三网融合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认真借鉴国内先进经验,从IPTV(互联网电视)业务领域突破,整合资源,积极开发应用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力争在三网融合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九)加快信息化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步伐
重点发展新乡特色突出的内容产业和数字文化,推进我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信息化。引导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历史文化资源为重点弘扬中原文化,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促进中原文化的数字化、产业化发展。
(十)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在进一步做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的基础上,整合完善安全支撑平台,按照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要求,完善以病毒防范、漏洞管理、入侵防范、信息加密、访问控制等为重点的安全防护体系;完善以安全审计、系统监控、接入控制等为重点的安全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发放“e证通”企业数字证书和“一卡通”市民数字证书,建立基于数字证书的统一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任认定服务体系,为企业和市民提供一次认证、一网通行的网上政务服务。加强灾备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信息数据安全管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