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创建示范社康中心为抓手,促进机构标准化建设。
继续开展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活动,各区要加强创建活动的宣传和组织,争取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鼓励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参与创建活动;对已授牌的示范社康中心开展不定期的抽查督导,保证硬件一流、服务一流,巩固创建成果。通过创建示范中心活动,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进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同时,全面推行《深圳市全科医学服务标准》、《深圳市社康中心基本诊疗常规》,强化社康中心全科医疗服务能力,指导社康中心分类推进适宜技术进社区,提高社区首诊质量。
3、以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为动力,促进服务功能落实。
建立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科学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逐步改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制定《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指导意见》,探索实行以岗定薪的工资核算办法,绩效工资与机构的服务收入不直接挂钩,由服务完成的质量与数量、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因素确定,有效保障社区健康服务的公益性。按照每个社康中心6-8个编制的标准落实人员配置,稳定社区人才队伍。通过加大人力资源配置、完善激励机制,促进社康中心服务功能落实到位,以老、幼、病、残和青少年、育龄妇女为重点对象,适当增加学生常见病防治等低成本、高产出的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4、以推广家庭医生责任制为策略,优化服务模式。
以健康管理为核心,以慢性病人群为重点,扩大家庭医生责任制试点范围,推行全科医生与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完善市民健康管理模式,建立与家庭医生服务相衔接的财政补助制度和医疗保障补偿机制,激励全科医生更好的为居民提供多层次的、满足需求的健康管理服务。开展家庭病床服务,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提供多种形式的个性化健康服务。
5、以落实全科医生制度为契机,完善全科医学学科体系。
贯彻
国务院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规范全科医生培养制度,改革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建立全科医生的激励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加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大招生力度,争取年内招收200名学员,确保2015年每个社康中心配置2名全科医师。通过加强全科医学临床技能培训基地、社区培训基地建设,在综合性教学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或全科医学教研室,建立全科医学研究学术组织,逐步形成高水平的全科医学学科体系,为创新服务模式提供技术支撑。引导全科医生以多种方式执业,取得执业资格的全科医生可根据需要多点注册执业,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职或兼职工作。对到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包括大医院专科医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为其提供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