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12—2014年)的通知

  (三)渭河污染的主要成因。

  一是工业污染结构性特点突出。2010年全省污染源普查显示,工业污染占渭河污染总量的23%。据统计,我省造纸、化工、饮料加工等涉水重污染行业几乎全部集中在渭河流域。目前,渭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国控、省控污染源共计130家,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为4.9万吨、0.42万吨,分别占关中工业污染物总排放量的59%和75%以上。高污染行业排污强度大,治理难,成为规避监管、违法排污的重点对象。

  二是生活污水处理达标率低。生活污染占渭河总污染量的42%。截至去年底,关中地区的污水处理率仅为68%,低于77%的全国平均水平。一些城镇的配套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城市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而直排河流。部分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能力差、氨氮排放达标率低、污水收集率低、运营经费短缺以及处理工艺设计存在缺陷等原因,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

  三是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农业面源污染占渭河流域总污染量的35%左右,因农业种植施用化肥及农村养殖造成的污染是渭河农业污染的重要原因。据全省污染源普查显示,农业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2.57万吨,氨氮为0.67万吨。其中化肥面源的氨氮污染为0.1万吨;农村养殖污染量为化学需氧量12.46万吨,氨氮0.54万吨。

  四是生态基流不足。渭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且全年60%以上水量集中在丰水期(每年的6月份至10月份)。枯水期,渭河干流水基本为生活和工业废水的综合,生态水严重不足。据统计和测算,关中地区年排工业和生活污水约为8.5亿吨,即使全部处理达到目前最严格的国标一级A排放标准,渭河干流华县断面仍然需要40立方米/秒径流的生态水的稀释,才能达到地表水的Ⅳ类标准。因此,生态水基流不足已成为制约渭河水质改善的瓶颈之一。

二、渭河污染防治的总体思路及治理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治理母亲河、建设安澜渭河、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为目标,将渭河污染防治作为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促进关中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民生工程,按照“渭河三年变清”的总体要求,综合整治、源头预防、防控结合、生态修复,实施落后产能的强制淘汰与严把环境审批关相结合、加快治污设施的建设与提标改造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的三大举措,落实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断面水质控制、生态基流控制三项制度,形成政府牵头、部门联动、企业参与、分类治理、责任奖惩和全流域联防联治的的新机制,全力打好新一轮渭河污染防治工作的攻坚战。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