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市委社会工委等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工作的意见

  二、明确今后社会大课堂建设的目标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北京市进一步加强社会大课堂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是:
  (一)总体目标
  争取用三到五年时间,实现社会大课堂建设、运行和应用保障机制的常态化、制度化,即实现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和社会资源参与教育、服务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社会大课堂的可持续发展。
  (二)具体任务
  1.推动建立政府统筹、部门推动、区域管理、社会资源和中小学校共同实施的社会大课堂建设、运行和应用机制,形成相对稳定的经费投入、激励评价、活动安全等方面的保障机制。
  2.推动更多社会资源尤其是公益性文化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中小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 不断丰富社会资源服务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3.推动社会资源结合自身实际和中小学生的需求,主动自觉地制订和实施“学生教育计划”。
  4.推动中小学生通过学校集体组织、社团小组、家长带领、个人自主等多种方式积极走进社会大课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形成制度化。
  5.强化现代信息网络平台的服务与应用,基本形成信息资源、信息管理和网络服务运行体系,为社会大课堂的参与者、应用者搭建信息立交桥,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支撑条件。
  三、积极采取措施,推进社会大课堂的常态化应用
  (一)全面推进资源单位制订并实施“学生教育计划”
  “学生教育计划”是今后一个阶段进一步推进社会大课堂工作的重要载体。各资源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要把研究制订和实施“学生教育计划”作为落实社会公益职责、促进自身健康发展和实现社会大课堂建设目标的重要措施。
  “学生教育计划”应包括资源总体概述、预约流程、教学指南等方面,明确活动目标、适用对象、活动内容、组织方式、指导教师、时间安排、评价方式等内容,便于学校有针对性地组织活动。各资源单位要按照社会大课堂建设要求,遵循教育规律,结合现行中小学课程计划和学生兴趣爱好,挖掘自身教育资源,在市、区教研部门及合作学校配合下,结合本单位资源分布特点及内容呈现,研究制定“学生教育计划”,按年度向社会公布。“学生教育计划”所需指导教师由资源单位或合作学校在本单位选聘,也可根据专业特点从社会知名专家中选聘。
  (二)积极引导学校把社会大课堂资源的利用纳入课程体系
  学校是组织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开展社会实践、协助资源单位落实“学生教育计划”的重要组织力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引导学校结合区情、校情,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将走进社会大课堂、实施“学生教育计划”与落实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把社会资源有机地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中,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