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全力办好农村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农村实事工程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水平。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重点推进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河道沟塘整治,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改善村庄环境面貌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12年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分别完成50%、20%、20%的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稳步提高农村学校公用经费标准,改善农村教育基础条件。加强农村学校校车配备和安全管理。完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加大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力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投入政策,鼓励各地2012年年内基本完成乡镇卫生院债务清理化解任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突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等保障惠民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县(市)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加快缩小城乡之间、市民和农民之间社会保障水平差距。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全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七、强化“重中之重”意识,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支持保障
23.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省、市、县(市)各级都要按照总量增加、比例提高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证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严格落实土地出让收入、新增耕地占用税、新增城市维护建设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用于农业农村的各项政策。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投向,更多地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民生等农民直接得益受惠的领域。健全农业补贴和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全面落实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推进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补贴全覆盖,提高农资综合补贴标准,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受益面,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完善涉农补贴办法,按照存量稳定、增量倾斜的原则,新增农业补贴更多地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倾斜,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实施粮食价外补贴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引导支持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