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突出工作重点,加大解决尾菜污染的治理力度(一)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要继续动员蔬菜生产区的乡镇、村社、农户在蔬菜收获季节对田间地头、乡村道路的尾菜集中力量进行全面清理,净化环境;整顿规范蔬菜营销企业行为,要求其必须严格按照尾菜处理办法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对现有的垃圾场进行规范管理,及时掩埋或处理尾菜,降低污染程度,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尾菜治理利用加强宣传教育,通过运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介和办培训班的形式,大力宣传尾菜的污染危害和资源化利用的好处,积极倡导清洁生产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适时组织召开现场会、观摩会、新产品推介会,相互学习,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不断提高广大菜农的农业生态环境和产地环境保护意识,切实转变不良的生产生活习惯,使农民群众真正成为环境卫生整治的主力军。(二)加强尾菜处理科技研发,提高尾菜的资源化利用程度。治理蔬菜废弃物是一个公益性非常强的事业,要充分整合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农技推广部门和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的现有科技资源,大力研究、开发、试验、推广蔬菜尾菜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环保实用技术,建立“政府+科研+企业+农户”的“研政产”新模式,组建产、学、研、政多部门联合攻关技术平台,开展技术攻关。首先,要大力推广尾菜还田和肥料化处理技术。县区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推广简单实用高效的尾菜处理利用技术,引导农户采取田间堆肥、挖简易坑沤肥及直接还田等方式,就地处理消化尾菜,使处理尾菜成为广大农民和农业经营组织的自觉行动。其次,要加快堆、沤肥池等尾菜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对采用田间堆、沤肥处理尾菜的分散农户,采取定额补助的方式,对堆、沤肥所需防渗材料、包覆材料、腐解菌剂实行集中采购,免费发放,调动农民参与尾菜就地处理利用的积极性,力争到2012年田间地头尾菜堆、沤肥的推广面积达到10万亩,3年内田间地头尾菜处理率达到80%以上。第三,引进工厂化生产设施。对以饲料加工机械化压榨处理的尾菜,进一步完善生产设计方案,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自动化程度,使目前的中试生产设备尽快转化为可形成生产能力的大型设备。另外,对蔬菜集散市场、蔬菜仓储及购销加工企业新建尾菜处理利用设施实行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企业建设尾菜处理利用设施,引导其积极开展尾菜生物肥料加工和饲料加工等资源化利用。(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解决蔬菜尾菜处理利用难题。把尾菜处理作为蔬菜产业的下游产品来开发,将技术成熟、市场前景看好的项目按照招商引资项目的要求,尽快编制可行性报告,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达到对外招商引资的标准和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招商,借助外力解决好尾菜处理问题。同时,出台扶持政策,建立激励机制,为有实力、有意愿从事尾菜综合利用的企业、客商搭建合作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全市蔬菜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和尾菜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尾菜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各县区要做好尾菜治理规划工作,继续探索尾菜循环再利用技术,制定适合本地特点的尾菜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生产技术。榆中县要积极与省、市发改委、农业、环保、商务等部门衔接,做好项目筹划工作,通过项目来解决尾菜饲料化、肥料化等资源化利用问题。市科技部门要在解决好污水处理的前提下尽快协调研制出一套每小时可加工40吨尾菜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尾菜加工设备,包括颗粒饲料加工;力争明年蔬菜上市期前装备3-5套加工生产线,每天可处理尾菜1200-2000吨,一个生产季可处理尾菜20-30万吨,其余尾菜进行地头堆(沤)肥、掩埋处理。同时,加强与重点农业加工企业洽谈合作,通过市场化运行机制,逐步形成蔬菜产加销一体化格局,为有效治理尾菜污染奠定坚实的基础。(五)尽快启动兰州高原夏菜产业园的规划建设,示范推广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高原夏菜是我市农业生产上的一个支柱产业,要使高原夏菜得到长足发展,必须提升高原夏菜产业化生产水平,提高蔬菜加工和流通的档次,解决蔬菜生产加工产业链的完整问题,为尾菜处理创造条件。要尽快启动高原夏菜产业园的规划建设,产业园要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入园项目也应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充分发挥企业和蔬菜协会的作用,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入股、市场运作、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资源,积聚力量,加快建设集技术服务、尾菜处理、生产销售、环境保护为一体的兰州高原夏菜产业园,使产业园成为兰州高原夏菜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基地,成为蔬菜产业生产加工及尾菜资源化利用的展示园,成为兰州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示范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