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兰州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兰州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兰州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现代服务业是用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和引导消费,向城乡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按照行业分类方法,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物流产业、信息产业、商贸流通、城乡市场、金融保险、文化旅游、城市房地产业以及其他形式的服务业。兰州作为省会城市和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时期,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结构明显优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十二五”期间,随着发展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发展战略做了重大部署,这些重大的政策和战略部署,是我市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指导原则,也是规划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任务的基本依据。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变化
(一)发展现状“十一五”时期,我市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主要采取了以下战略措施:高起点建设“一区一带一圈”,构筑现代流通业体系,包括中央商务区、东部商贸经济带和西部商贸经济圈;完善服务功能,构建兰州区域特色市场体系,包括建设步行街、提升特色商业街、加快建设要素市场、培育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等;推进社区“双进”工程和食品放心工程,构建布局合理的城市社区商贸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新型商贸业态,构建现代服务业经济体系,包括连锁经营点、物流平台、商贸中介等;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方针,构建外向型经济体系;以小城镇为重点区域,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构建商贸行业信息体系、商贸诚信体系和市场监控体系。通过实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交通运输业。“十一五”以来,全市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一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全面提升,全市交通系统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92亿元,年均增长13.8%。农村公路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累计完成投资13.69亿元,年均增长18.5%,新建、改建各类农村公路1206条共4871公里。截止目前,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6903.6公里,其中,国、省干线公路里程1072.8公里,农村公路里程5830.8公里。二是运输站场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兰州客运中心重大项目建成运营,汽车南站客运综合楼建设任务已经完成,雁滩货运信息枢纽服务站通过竣工验收,出租汽车调度指挥中心完成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农村客运“村村通”工程建成乡村客运站532个。截止目前,全市建成三级以上客运站12个,建成乡级站57个、村级站567个,建成四级以上货运站18个,已经形成了以兰州为中心,辐射省内其他市州和周边省份的客货运输网络。三是铁路枢纽建设和铁路运输量增加迅速。目前,全市共有铁路车站15处,其中办理客运的车站7处。旅客发送量从2005年的631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975.81万人,货物发送量由2005年836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1221.15万吨。四是兰州机场发展现状。截止2010年3月,兰州机场已与国内外11家航空公司合作,开辟了兰州通往北京、上海、天津、广州、西安、成都、深圳、桂林、沈阳、乌鲁木齐等国内33个大中城市的59条航线。--物流产业。兰州物流企业主要集中在近郊四区,逐步向集中集约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城关区东部市场群为主的生活资料物流园区。到2010年底,全市共有各类物流企业228家,注册资金在2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53家,500万元以上的13家,涉及铁路、公路、航空和海运等领域,主要以运输、仓储、代理、托运、信息、租赁等形式为主。物流业务已覆盖全国34个省、市、区,大部分物流业务以青海、宁夏、新疆和本省为主。2010年,全市仓储设施总面积达到210万平方米,营业性客货车辆达到1.98万辆,从业人员约10.9万人,全年共完成公路货运量6155万吨、货物周转总里程约29.9亿公里;物流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7%;物流业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第三方物流在物流业中的比重达到20%;各类物流企业总营业额达到1100亿元。--商贸流通业。围绕提升作为西北商贸中心的市场竞争力,采取了推进商贸市场集约发展、加强商务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物流园、整顿规范市场经营等措施,促进商贸业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已经基本形成城乡专业市场、零售市场、有形和无形市场共同发展的商贸市场体系,现代化流通方式加快推广,市场秩序井然,运行平稳。2010年,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545.11亿,年均增长16.3%;住宿餐饮营业额达到88.3亿元,年均增长15.58%;农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总额24亿元,年均增长13%。对外贸易增长较快,出口市场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进出口总额达到10亿元,年均增长10%,其中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进出口额达到2.5亿元。--城乡市场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市城乡市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成为我省乃至西北地区的重要集散地,并具备了强烈的辐射带动力,交易量和交易额连年攀升,为维护市场稳定、保障和丰富市民生活以及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市现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239个,其中批发市场120个,总占地面积达4700余亩,总建筑面积近279万平方米,总投资近56亿元,市场经营户达5万余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年成交额过亿元的市场51个,过10亿元的15个,过50亿元的3个。经营的100多个大类40余万种商品辐射西北五省区和天津、重庆、四川、内蒙古、西藏、广东等20多个省市区。2010年全市市场成交总额达785亿元。百货零售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全市现有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百货零售店13家,总经营面积约4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2万余人。--金融服务业。近年来,全市金融行业已初步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多种类型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结构日趋合理,功能较齐全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目前,我市共有政策性银行2家、国有股份制银行5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4家、地方性股份制银行1家、农村信用社1家、邮政储蓄银行1家;在兰证券公司1家,证券分公司2家,证券营业部33家;保险公司29家;期货公司1家,期货营业部4家;拥有资产管理公司4家;信托投资公司1家;金融租赁公司1家;已开业运行的小额贷款公司16家。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到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256.02亿元和2482.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27%和20.44%,居民存款余额为1377.55亿元,同比增长18.53%;2010年,保险业全年承保总额达12335.43亿元,比上年增长82.56%,保费收入57.35亿元,增长23.29%。 --文化旅游业。“十一五”时期是兰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期。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业建设的投入,特别是百里黄河风情线、水车博览园等一批重点景区的建成和后续效应的扩散,使兰州的对外形象得到明显提升。五年国内旅游人数累计达到2917万人次,年均增长24.9%;旅游总收入累计达181亿元,年均增长25%,旅游总收入在全市GDP中所占比重达到5.8%。在入境旅游方面,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34.8万人次,年均增长8.2%;旅游外汇收入1.2亿美元,年均增长7.32%。经营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达到163家,旅游经济呈逐年递进式增长,旅游业处于较快发展阶段。目前,全市拥有星级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车船公司、旅游购物商店、旅游餐馆等旅游企业共200多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万多人,间接从业人员达15万多人。旅游线路50多条,精品线路18条,与国内18个旅游城市建立了合作关系。--信息产业。信息产业涉及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服务业以及软件外包服务业等。“十一五”以来,全市信息产业取得长足发展,规模以上企业共有84家,实现主营业收入55.2亿元,占全市GDP的5.9%。在信息设备制造业方面培养和支持了瑞德、兰天、长风、海默、科庆等重点企业。在信息传播服务业方面,培养和支持了电信、移动、联通等3户企业以及涉及到的固话、网络、移动电话等企业,2010年全市已拥有固网客户146.38万户,移动放号量367.32万户,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4.35亿元。在软件和外包服务业方面,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412家,在500万元以上的有42家。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亿元。--邮政服务业。近年来,兰州邮政业发展很快,截止目前,全市邮政系统共有邮政所166处,其中,城市邮政所96个,平均服务半径在1-1.5公里以内,网点平均服务人口1-2万人,城市邮政所占全局邮政所的57.83%;农村、边远地区邮政所67个,平均服务半径在5-10公里以内,每个网点平均服务人口在1-2万人,占全局邮政所的42.17%。全局电子化支局(所)比例已达到90%。投递中心(部)73个,城市投递信息系统在2010年上半年已完成基本建设,完成了34处农村投递信息系统的网络上线工作,投递信息系统联网率达到80%以上。全市共设置信筒、信箱397个,其中城市邮筒(箱)259个,平均服务半径在0.5-1公里以内,占全局邮筒(箱)的65.23%;农村、边远地区邮筒(箱)138个,平均服务半径在2-5公里以内,占全局邮筒(箱)的34.76%。建成投递段道384条,投递路线单程长度7859公里,全市信报箱共有21297个,报刊零售亭52个。全市乡镇通邮率达100%。--廉租房建设。编制和出台了《
兰州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规定》、《
兰州市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规定》、《兰州市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等。2010年共有8494户低收入家庭符合廉租住房申请条件,全市城镇符合廉租住房保障的低收入家庭实现了应保尽保。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时加大廉租住房实物建房力度,2006年以来,全市已累计开工建设廉租房13008套,建筑面积约64.4万平方米。2010年开工建设的廉租住房共有4316套,建设面积21.58万平方米。城市物业服务业发展也很快,从2006年到2010年,全市物业企业由293家增加到468家,物业管理覆盖面由45%上升到51.6%,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由2.5万人增加到3.1万人。兰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特点:一是从总体态势来看,“十一五”期间,全市现代服务业与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同步增长、协调发展,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201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00.3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37.42亿元,年均增长12.39%,服务业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是从发展形式来看,呈现出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大服务、高科技的发展态势,服务形式多种多样,服务方式灵活有效,服务领域向城乡各个领域延伸,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三是从功能作用来看,现代服务业对地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明显提高。比如,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5.11亿元,商务行业上缴税金50多亿元,占全市税收的35%。第三产业直接拉动GDP增长约6个百分点左右。到“十一五”末,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接近70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5%。四是从可持续性来看,呈现出五大变化:传统优势服务业得到了改造和提升,开始注重规模化和品牌化;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信息服务、家政服务、医院陪工、中介服务、物流快递等开始大量服务社会;服务业成为安置下岗人员和农民工的主要渠道;金融和保险业发展比较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贷款余额等急速增长;城乡服务业开始逐步实现沟通对接和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