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

  (三)震害防御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率先开展了城市活断层探测项目,为推动全省地级市活断层探测工作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得到省政府、省地震局和省内兄弟城市的充分肯定。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间共完成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70余项,工程抗震设防审查170余项。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3所,省级“地震安全社区”6个。全市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农村民居防震抗震能力明显增强。
  (四)应急救援工作稳定推进。完成了市、县、镇、村四级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共收集各类地震应急预案3350件。地震应急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全市中小学普遍开展了地震应急演练,能源化工企业地震应急演练观摩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到城市建设规划当中,并逐步启动了国家标准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地震现场指挥部、地震现场工作队建设进一步完善,成立了市级地震专家咨询委员会。市、县均成立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地震应急物资储备得到落实。创造性地开展“防震减灾志愿者站”建设,全市志愿者队伍达到752人。
  (五)科普宣传教育取得明显成效。汶川地震发生后,适应社会需求,组织专家和科技人员分赴各部门单位举办地震科普知识讲座。每年5月份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强化月”活动,与有关部门和高等院校密切协作,利用重要纪念日走上街头广场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活动。扎实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六进”活动,首次举办了徐州市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电视大赛,编发《防震减灾知识手册》、《防震减灾简报》、《防震减灾工作信息》等宣传资料,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明显提高,应急避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十一五”时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防震减灾基础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工作体制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临震预警系统、地震紧急自动处置技术系统尚未建立,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还不到位,农村民居抗震能力普遍薄弱,地震应急救援指挥体系还不够完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需要进一步深入,公众防灾避险能力有待提高,部分辖区尚未建立防震减灾工作管理机构等。
  二、“十二五”时期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一)震情形势。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地震活动进入到一个相对的活跃期,江苏境内在最近几年里先后发生了几次强有感地震,徐州邻近地区地震活动频发并对我市造成了较大的波及和影响。近几年来,国务院将苏鲁皖交界地区确定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我市作为该地区的特大型中心城市,地处华北断块与华南断块交接地带,地质构造和地貌条件复杂。郯庐断裂带纵贯我市东部地区,存在着发生中强地震的潜在威胁。全市所有行政区域均需进行抗震设防,其中新沂市、邳州市、睢宁县是我国东部21个省(市、区)抗震设防要求最高的地区,震情形势比较严峻。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