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快金融市场主体发展。积极引进境内外实力强、信誉高、服务好的金融机构来我省设立分支机构或法人机构,力争1-2家外资银行落户河北。不断增强金融市场活力。建设中国北方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和重点金融街区,吸引国内外金融分支机构和地区总部入驻。鼓励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和向县域延伸服务,在全省各县(市)的覆盖率要达到50%。建立综合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行机制,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基金,积极发展其他各类股权投资基金。
2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鼓励符合条件的大型企业到主板或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支持中小企业到中小板、创业板发行股票,推动众多企业利用天津股权交易所、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等场外市场挂牌交易,争取100家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拓宽融资渠道,扩大债券融资规模,稳步推进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发展,探索市政建设债券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试点。推动期货交易所在河北设立焦炭焦煤、钢铁、有色金属、粮食等期货交割库。
3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程序,及时修订投资核准目录。规范、完善政府投资的管理决策机制,根据国家投资立法进展,制定我省政府投资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的实施意见。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和监督管理,加大整合力度,增强政府投融资功能,推动政府投融资平台健康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环境,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四)深化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1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积极推进电、水、气、矿产品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进一步完善差别电价、水价政策,加大高污染高耗能、限制类淘汰类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落实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和电价补贴政策,实行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购电试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工作。进一步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环境保护收费改革,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激励企业自我处理、自主减排。
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对新建或正在开采的矿山、林场等,以土地复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植被恢复为重点建立生态补偿保证金制度,实现环境有效治理和生态修复;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建立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提升企业资源环境使用成本。研究制订跨区域生态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建立和完善维护区域公平的生态补偿机制,提升我省改善生态环境、节约生态资源的能力,以生态修复、环境保护适用技术合作开发为重点,加强与京津合作。
3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以电力行业为试点,重点开展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以沿海隆起带(秦皇岛、唐山、沧州)为试点区域,重点开展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交易平台,促进在排污总量控制下的排污权有序流转,并在全省逐步推广。健全固体废物管理和交换机制,探索企业互换副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五)深化统筹城乡改革。
1推进城镇发展制度创新。按照我省城镇化总体战略的要求,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推动人口向城市聚集。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农民户口转到城镇后,10年内在计划生育、承包地等方面仍可享受农村户口相关政策。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统筹城乡社会管理,破除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就业、医疗、教育、社保等体制壁垒,实现城市新老居民同等待遇。
2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完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区建设与社会事业等方面实现统筹管理,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抓好石家庄、唐山市和平泉、涿州等12个县(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加强组织协调,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探寻规律、摸索路径、积累经验,“十二五”期间在全省推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