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附件)
(二)“十二五”时期我市人口发展的形势与挑战。“十二五”时期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口均衡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成都市作为中西部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城镇化加速发展,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实施,为探索和建立新型人口管理制度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我市劳动力资源仍较丰富,仍处在人口红利期,人口公共服务事业不断发展,为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工作保障。但是,我市人口发展仍面临如下严峻挑战。
1.城市人口规模继续扩大。成都市2010年末户籍人口1149.07万人,占全省的12.77%(常住人口1404.76万人,占全省的17.5%)。人口规模在全国特大城市中位于重庆市、上海市、北京市之后,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于前列。全市人口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预计到2015年末,户籍人口将达1260万人左右。人口总量的继续惯性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强。
2.人口结构问题日渐突出。一是人口分布结构不尽合理,内密外疏的空间分布特征依然突出。2010年末,全市人口密度为1159人/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人口密度为11388人/平方公里,近郊区和远郊区分别为1338人/平方公里和528人/平方公里。因此,推动人口发展功能区建设,提高城市人口综合承载力日渐迫切。二是人口老龄化水平逐步提高,老年人口问题日渐突出。2010年末,全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9.71%,预计到2015年将达13%左右,社会和家庭的养老负担将不断加重。三是人口素质结构有待改善。全市劳动年龄人口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仍占较大比例,人口总体素质与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的需求还不相适应。四是人口家庭结构趋小,功能弱化。到201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约454.7万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2人,比2000年的3.07人减少0.35人,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明显,家庭养老的传统功能逐渐弱化,应对社会风险能力降低。
3.城乡流动人口加速增长。2001-2010年,全市户籍人口迁移增长达120.59万人,占人口增长总量的88.85%,是城乡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达262.06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8.66%。随着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加快建设,我市人口聚集能力还将进一步提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加速,流动人口规模将会加速扩大。促进农村劳动人口有序转移,促进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融合发展,推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改革,构建人口均等化服务体系,将是“十二五”时期我市人口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4.人口发展与保障能力需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调整与聚集带来人口流动与集中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由于人口较短时间内快速集聚,给全市人口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带来了巨大挑战。提高人口发展能力、促进城乡人口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提高人口社会保障能力、降低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对城乡居民的冲击,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所必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5.人口公共服务要求更高。“十二五”时期,城市核心区扩大和产业规模化发展,将推动人口加速聚集,人口调控难度进一步增加,对城市人口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化加速推进,对引导城乡劳动力人口的合理流动提出更高要求;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人口发展需求与人口结构的多元化发展,配套政策制定难度相应增大,对提升综合协调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在劳动就业、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求日益提高,人口公共健康促进工作任务艰巨,对城乡人口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