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迫切需要。我市努力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与循环经济的内涵是高度统一的。同时,构建市域现代产业体系,形成田园式的城市形态和国际性的城市功能,实现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目标,也迫切需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相关技术创新和设施平台建设。
3.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内在要求。我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型的过渡期、城市化中期向后期演变的加速期,这是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的阶段,也是资源消耗不断增加和环境压力日益加重的阶段,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此外,我市地处长江流域上游,肩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三)有利条件。
1.优越的科教资源。“十一五”期间,我市新增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3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家,总数已分别达到76家、69家;拥有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2家,国家级技术检测中心6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6家,引导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7个;组建了成都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研发中心)等一批新兴产业创新载体;建成了成都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聚集了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200多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2019台(套)。在电子、生物、新技术、新材料、光通讯等高新技术领域所具有的综合优势和技术能力,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技术基础。
2.独特的地域文化。成都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成都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荣誉称号,2010年,成都被联合国授予了亚洲首个“世界美食之都”称号。鲜明独特的休闲娱乐文化,为构建循环型社会提供了良好文化底蕴。
3.较强的经济实力。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51.3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26.9亿元,位列中西部省会城市前列。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障。
4.突出的产业基础。2010年,成都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1∶44.7∶50.2,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85.1亿元、2480.9亿元和2785.3亿元,服务业逐步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此外,在产业空间上,基于全域成都统筹发展以及与市域生态本底相协调的原则,划定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和多个区(市)县级战略功能区。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奠定了基础。
5.良好的政策环境。“十一五”以来,按照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5〕38号)要求,我市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规章和办法,为推动成都循环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制约因素。
1.循环经济发展意识较为薄弱。当前,我市资源消耗型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污染减排形势严峻;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节水措施不足、水质污染堪忧、再生水利用水平不高、河流生态用水缺乏;建设用地增长较快,耕地占补难度不断增大;能源自主调节能力较弱,节能任务艰巨;城市生活垃圾产生数量大,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
2.循环经济能力支撑体系较弱。我市循环经济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发展仍然不平衡。循环经济的法规体系、责任延伸制度、统计制度等不够完善,区(市)县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工作较为滞后;试点单位示范带动能力不强,企业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参与度亟待增强。
3.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基础较弱。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研发平台建设滞后;先进适用技术引进不足,且未得到普遍推广,还缺乏系统完善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围绕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全市工作总体目标,把握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发展定位,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土地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核心,以构建耦合共生的产业体系为重点,以园区建设为抓手,以关键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政策法规为保障,推动企业、园区、区域、社会四个层面共同发展,形成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格局,到2015年,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中西部循环型城市的样板,为加快建设国家生态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遵循“减量化优先”原则。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实现废物再利用、资源化。
2.整体统筹推动原则。将循环经济发展纳入全市各级政府(含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下同)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贯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发展融为一体,提高经济社会运行的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和谐相容。
3.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原则。抓好循环经济企业和园区试点工作,大胆创新,总结经验,并广泛推广。着力突破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和环节,力争在接环补链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探索有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4.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规划指导和政策扶持作用,推进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进一步强化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循环经济意识,建立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机制,夯实发展循环经济的群众基础。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初步建立法规规章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良好的循环经济发展市场机制,建成以循环经济技术研究为主体的科技支撑平台,实现多个循环经济关键领域和技术的突破,建成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工程、示范园区,并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与资源环境本底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循环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见附件)
五、重点任务
(一)推进土地资源高效与集约利用。从城镇建设、工业建设、城市立体空间建设和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四个领域整体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到2015年,完成土地整理300万亩,新增耕地面积30万亩;到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95平方米,中心城区城镇建成区面积控制在435平方公里。
1.城镇建设节地工程。围绕构建以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为双核,六条城市走廊带为骨架,中等城市、小城市网状分布的新型城镇体系,做好城镇建设节地工程。通过科学合理规划,优化城镇布局,加快14个中等城市与34个小城市的规划编制工作;做好城镇建设存量挖潜工作,制定中长期挖潜盘活计划,将土地利用率不高的企业用地、居民点用地、搬迁用地、废弃地、空闲地作为挖潜盘活的重点;完善土地市场运行机制,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行用地管控,控制新增用地总量,实行建设用地全程管理,严把用地关;合理开发城镇地下空间,推进城镇体系立体发展,中心城区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地下空间开发标准,加快中等城市及小城镇地下空间开发。
2.工业建设节地工程。规范管理工业建设用地,继续推进企业向园区集中,清理和盘活建设用地存量,提高单位土地的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率。在中心城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在近郊区,清理整顿现有企业用地,加快调整园区产业空间布局,推进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在远郊地区,科学制定园区布局规划,提高企业准入标准。
3.住宅用地节地工程。合理规划住宅建设用地,充分利用周边配套公共建筑设施,在保证住宅功能和舒适度的前提下,确定居住区人口规模和住宅层数,发展高层建筑,提高单位住宅用地的住宅面积密度。改进建筑结构形式,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率。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提高住宅质量,减少重复建设。合理控制住宅户型,鼓励建设90平方米以下中小户型。合理配置居住区的绿化用地,推进立体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