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生物技术服务
围绕重组蛋白和单克隆抗体药物等领域,发展快速生产、质量控制、制剂筛选及稳定性研究等技术服务环节,提升毒理、药理、药代等临床前动物评价技术服务水平。发展胚胎工程、细胞工程、分子育种、动物疫苗等现代生物技术服务,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突破生物催化与转化、酶工程、代谢工程等生物制造关键技术,推进生物技术及产品在工业、城市垃圾处理等环保领域的推广应用。
5.研发与设计服务
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机构向市场化的研发服务机构转型,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服务联盟,增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的研发支撑能力。加快工业设计、工程设计、建筑设计、集成电路设计等重点领域发展。推进中国设计交易市场建设,提升北京设计产业整体规模与品牌影响力。
6.检验检测服务
围绕交通、能源、生物、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重点领域,发展产前、产中和产后相结合的分析、测试、检验、计量等专业服务,培育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加强测试方法、测试技术、测试标准等基础能力建设,强化检测测试手段的高技术化、速测化、同步化及信息化。
7.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参与首都科技成果产业化及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培育科技孵化、科技咨询、科技评估、技术转移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完善“孵化-中试-产业化”的成果转化服务链条。鼓励社会资本设立新型转化实体,提供创业投资、创业辅导、技术二次开发、市场开拓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8.知识产权服务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和服务体系,鼓励涉外专利代理、高端认证以及知识产权战略策划、托管、商用化等高附加值业务领域发展,提升专业化、高端化服务能力。创新知识产权服务模式,培育评估、交易、转化、投融资等知识产权增值服务。提升涉外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服务水平。
(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关键技术研发、重大工程建设与应用市场培育为重点,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进一步彰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先导性、支柱性地位。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加快城市新一代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加强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等领域核心芯片、高端装备及智能终端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突破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领域的一批关键技术与先进成套制造工艺,加强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芯片、发射与接收、终端产品、增值服务等环节的技术攻关、标准制定与产业化。实施“祥云工程”、“感知北京”等工程,推进新兴信息技术在交通、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培育发展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新兴服务业态。
2.生物产业
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疫苗、蛋白质药物、人源化抗体、生物芯片和诊断试剂等生物制药,推进新型中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利用生物技术对传统中药、化学药进行二次开发及生产工艺改造。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诊疗设备、关键部件及智能化、小型化、家庭化的新型医疗器械。加快功能基因组、分子设计等前沿育种技术开发,推进农作物、畜牧产品等生物农业优良新品种选育,加快新型高效的动物疫苗及兽用疾病诊断试剂盒等的研发应用。突破生物催化与转化、酶工程等生物制造关键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生物加工处理技术,推进生物环保领域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
3.节能环保产业
加强电力、石化、矿山等重点行业节能环保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及重大装备研发创新,推进高效节能电机、智能电网、绿色建筑技术等高效节能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大力发展节能诊断、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能源监测及管理等节能服务业,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服务规范和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污水深度处理与再生利用、大气污染立体监测与防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等领域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发,培育集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技术服务和运行管理为一体的系统集成商。推进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垃圾高效堆肥处理、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等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研究和完善垃圾分类处理技术及装备、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及服务体系,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4.新材料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