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作重点
(一)完善规划编制,加强规划引导。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原则,结合拟建名镇名村(示范村)历史文化、产业现状和区位优势,在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基础上,市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等要指导、督促拟建名镇名村(示范村)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各镇区要结合本地实际,立足长远发展,明确近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2011年底前,全面完成拟建名镇名村(示范村)规划编制报市政府审批,并报市名镇名村办备案。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村镇环境。全面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交通、通信、商业网点、电网、供排水、公交、供气、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名镇名村示范村综合承载能力和吸引力。在基本完成镇村环境“四整治一美化”基础上,提高标准,查漏补缺,抓好镇、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推进镇容村貌美化优化,把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示范村、样板村、新农村精品。
(三)充分发掘特色优势,丰富建设内涵。创建名镇名村示范村,要彰显村镇个性特色、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发展质量。依据建设规划,按照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历史性与前瞻性相协调,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民宅建设相结合,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文化特点、时代特征、田园风光、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建设思路,完成每一个镇村的建设与改造完善任务。
(四)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富民增收。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增收途径,促进农民就业,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加大对名镇名村示范村公共服务投入,完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和配套措施。加强镇区卫生院、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和宽带网络覆盖面,加强试点镇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打造农村文化品牌。加强试点镇村教育软硬件建设,大力提升教育水平。完善和推进城乡一体的养老保险制度,加大弱势群体帮扶力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扶贫帮困长效机制。
(五)创新体制机制,建立长效管理制度。注重建管并重,积极探索符合镇情、村情,较为成熟的建设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健全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广泛开展创建平安镇村、和谐镇村活动,构建灵活多样的群防群治网络,推动社会治安良性循环。创新农村发展投入机制。
五、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