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桂政办发〔2012〕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一月九日
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自治区教育厅 二○一一年十二月一日)
为确保我区2012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根据2010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对普通高中提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的要求,以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下简称《国家课程方案》)、《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教基〔2003〕21号)和《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的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
(一)重要意义。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我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快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提高我区人口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推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进一步深化我区基础教育改革,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水平,促进普通高中尽快走上以内涵发展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
21号)和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立足我区实际,借鉴区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及我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使普通高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提高我区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一)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具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视野和与其他国家、民族交往的能力。
(二)教师水平提高。进入新课程的普通高中教师坚持“先培训、后考核,不合格、不上岗”的原则加强培训,使其明确高中新课程的背景与目标、结构和内容,把握新课程标准,掌握新教材教法,加强学习、研究和交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三)学校质量提升。各高中学校全面贯彻自治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结合本校实际,研究制订实施细则和具体办法。开好必修和选修课程,认真推行学分制,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善设施条件,推进教学改革、评价改革和管理改革,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四)管理机制健全。各级政府明确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政府行为。落实以政府为主导,各行政部门配合,建立经费投入、队伍建设、扩建校舍、增添器材等保障机制,正确、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各级教育部门成立管理机构,着力组织全员培训,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课程管理,推进评价与高考改革,开展科研引领,规范教材管理,加强宣传导向,组织督导检查,确保我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顺利推进。
三、基本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借鉴区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区实际,研究制定各项工作的实施办法。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客观、科学地处理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杜绝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
(二)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存在的差异,在全区统一规划、同步推进的前提下,区分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允许差异化发展。各地、各校按照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推进新课程实施工作。
(三)以校为本原则。普通高中学校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主体。各级教育部门和教科研部门,要深入学校研究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充分尊重普通高中学校的自主权和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学校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以校为本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和形式。
(四)科研引领原则。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工作。各地教育部门、各普通高中学校要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合作,做好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和调动广大教职工实施新课程、探索新课程、研究新课程的热情与积极性。
(五)通力合作原则。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和普通高中学校通力合作,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各种渠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争取社会各界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共同推进新课程实施工作。
四、主要任务
(一)提高培养质量。巩固和扩大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途径,奠定普通高中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培养普通高中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使普通高中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发展的公民基本素养和健全人格。
(二)实施三级课程。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新课程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充分体现课程的基础性、选择性和均衡性。逐步建立健全以校为本、联校开发、课程资源共享的新机制,形成充满活力、与时俱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
(三)改革课程结构。积极推进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组成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建设,构建普通高中新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机制,提高普通高中新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四)实行选课机制。积极推进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的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构建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及选课指导要求的教学管理机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空间。
(五)采用学分管理。积极推进由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两部分构成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管理,促进学生重基础、多样化、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六)重建评价体系。建立符合普通高中新课程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和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制订普通高中学生成长过程记录及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制订普通高中毕业生认定办法;促进普通高中新课程评价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七)推进考试改革。制订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改革有机连接方案;制订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考录取依据的实施方案;制订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配套的高校招生改革实施方案。
(八)促进教师成长。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普通高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优秀师资队伍。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师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形成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五、实施课程方案
(一)课程结构。《国家课程方案》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分三个层次,即学习领域、学科科目和模块。
1.学习领域。普通高中课程设置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8个学习领域。
2.科目。每一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8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或15)个科目。其中通用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
3.模块。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关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的经验和相关知识,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
(二)课程设置。《国家课程方案》规定普通高中学制为3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具体设置如下:
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
学习领域
(共144分以上)
| 科目
| 必修学分
(共116分)
| 选修学分
(共28分以上)
|
选修一
(22分以上)
| 选修二
(6分以上)
|
语言与文学
| 语文
| 10
| 按照教育部要求,根据本地实际需求和学生兴趣、潜能发展需要,各科目课程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模块,供学生选修。
(全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开出率力争达到所提供模块的80%,市、县非示范性普通高中开出率力争达到60%,乡镇农村普通高中开出率力争达到40%)
|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自身条件和学生兴趣,设置若干模块,提供学生选修。
(按照18学时1学分计算,广西地方选修课程占2学分以上)
|
外语
| 10
|
数学
| 数学
| 10
|
人文与社会
| 思想政治
| 8
|
历史
| 6
|
地理
| 6
|
科学
|
物理
| 6
|
化学
| 6
|
生物
| 6
|
技术
| 信息技术
| 4
|
通用技术
| 4
|
艺术
| 艺术
| 音乐
| 6
| 3
|
美术
| 3
|
体育与健康
| 体育与健康
| 11
|
综合实践活动
| 研究性学习活动
| 15
|
社区服务
| 2
|
社会实践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