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拓展应用,实用高效。以需求为导向,既重视信息化建设、更重视信息化应用,深入挖掘应用潜力,创新应用模式,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化应用成效。建设经济实用的信息化工程,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服务。
4.综合防范,安全可信。高度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增强对现代信息网络的掌控能力,积极防御、趋利避害,构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长效机制。正确处理信息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关系,坚持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
(三)发展目标。
到 “十二五”期末,基本建成以 “宽带吉林、两化融合、电子政务、数字服务、信息兴农、物联应用”为主要内容的 “数字吉林”,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突出,信息化成果惠及全民,全省信息化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1.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建成10个 “两化融合”试验区,围绕重点产业园区建成30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每年滚动实施100个企业信息化深度应用项目;重点骨干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重点行业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实现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信息化带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2.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基本实现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全省电子政务网络延伸到70%以上街道、乡镇;省、市、县级政府部门业务系统基本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依法应当公开的政务信息80%以上可在网上查询,政务服务项目在线办理量大幅增加,电子政务平台成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重要渠道。
3.社会事业信息化成果普惠于民。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信息化服务体系。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基本覆盖具备条件的全省各市 (州)和县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网络覆盖85%以上城镇和乡村。
4.农业农村信息化全面引领新农村建设。全省行政村信息服务点全部建成,行政村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85%,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初步建立;“一站通”注册用户发展到15万户,实现农产品年交易额30亿元;农业信息管理和技术人员达到6000人;农村信息员队伍扩大到5万人。
5.宽带网络普及率大幅提升。全面完成广播电视网络的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城镇有线数字电视的双向改造率达80%以上;城镇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6%以上;市 (州)光纤宽带入户覆盖面达50%以上;扩大农村光纤宽带覆盖范围,30%的行政村实现光纤接入;建设3G基站超过1.2万个,3G网络覆盖市区、县城、乡镇、70%行政村及重点交通干线、主要高速公路和风景区。
6.信息产业成为优势产业。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光电子、汽车电子和软件产业成为支撑行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300亿元,实现增加值350亿元;移动电话总数达到2285万户 (3G用户达到827万户),年均增长率13.1%,通信业务总量达到1071亿元,收入达到207亿元。信息产业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优势产业。
7.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全省电子政务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容灾备份体系基本建成,30%以上的省、市、县级政府部门应用CA认证技术办理业务,省、市、县级政府重要信息系统基本经过安全性测评。信息安全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政策法规更加完善,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主要任务
(一)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工业产业整体跃升。
1.开展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试点示范。以 “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方式,加快建设一批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引导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节能减排和经营管理等环节开展两化融合试点示范,深入推进信息化集成应用和管理创新。提升制造业信息化科技示范应用水平,增强制造业信息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围绕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冶金建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八大产业,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融合。针对汽车工业区、石化产业区、工业电子产业园等重点园区,以及一些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区域,开展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
2.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推进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搭建面向中小企业的行业性、区域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重点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短缺、技术水平不高、高级IT人才缺乏等方面的难题。鼓励开展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网络基础设施服务,积极发展设备租赁、数据托管、流程外包等服务。鼓励中小企业广泛开展符合自身管理特点的信息系统应用。鼓励信息技术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加强交流,引导双方合作研发先进实用的信息技术和产品。依托 “千名企业家”、“万名小老板”培训工程,以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方式推广典型经验,推广成本低、易实施的成熟软件应用。鼓励中小企业开展网站宣传、电子商务等各种应用,促进中小企业拓展市场、降低成本,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3.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化进程。完善电子商务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或第三方电子商务企业,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汽车交易平台、换热器交易平台、农产品交易平台、石化交易平台、生物医药交易平台等大宗物品交易平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商务协同。加快建设行业性、区域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推动物流供需信息、交易报价、签约信息、诚信管理、支付结算等业务发展。支持建设长吉图多语种电子商务平台。加快构建长吉图国际物流中心,打造面向东北亚的物流配送信息枢纽,实现与俄、日、韩物流信息网络的对接。围绕企业和工业行业信息化关键环节,加快培育和发展集信息化规划、咨询设计、项目实施、系统运维和专业培训为一体的信息服务业。加强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推广应用,提高行业信息化服务水平。支持工业设计软件研发和推广应用,建立实用、高效的工业设计基础数据库、资源信息库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强资源共享。鼓励企业建立工业设计中心,引导和支持专业化的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发展。
(二)完善电子政务体系,加强效率型服务型政府建设。
1.完善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继续配合国家 “金”字工程建设,加快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宏观经济管理、金税、金关、金财、金融监管、金审、金盾、金保、金农、金水、金土和金质等业务系统建设,并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启动其他电子政务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加快建立工商、税务、财政等部门参与的综合治税系统,初步实现信息共享,为依法征税提供基础。建立全省档案信息共享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实现档案信息共建共享。加快建设全省环保视频会议平台,改造升级各市 (州)、县 (市)污染源在线监控中心,实现对环保要害部位的实时监控。加快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吉林省节点建设,实现多级互动、协同服务的功能。推进建立全省国土资源 “一张图”,加快构建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国土资源管理网络化运行体系,实现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监管。推进住房城乡建设、统计、民政等经济和社会管理部门建立业务应用信息系统,提高管理和服务社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