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保障:改革创新,和谐创建,作风建设。
11、“国民休闲汇”(P15)
2011年7月,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国民休闲发展纲要》,在“开展群众性休闲活动”部分,提出举办“国民休闲汇”,每年8月至10月,集中举办乡村休闲、健身养生休闲、旅游休闲、文化休闲、夜间休闲、节事休闲、蓝色休闲、黄河休闲、修学休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休闲活动。
12、“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P15)
为推动商贸发展、扩大消费、改善民生,2009年省政府提出开展此项活动,并将其作为全省商贸流通工作的总抓手。该活动的主题是“政府促消费、商家增效益、百姓得实惠、社会齐参与”,主线是搞活流通、便民利民、扩大消费、促进增长。主要内容包括培育骨干企业、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创新经营业态、创建商业示范社区、繁荣餐饮服务业、开展节日促销活动、拓展便民惠民服务项目、加强市场运行调控、建设诚信商务信用体系、规范经济秩序等。
13、“万村千乡”市场工程(P15)
2005年2月,商务部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主要通过在农村逐步推行连锁经营,构建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满足农民消费需求,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该工程实施以来,我市已累计建设配送中心8处,新建改建农家店6011家,日用消费品、农资店乡级覆盖率均达到100%,村级覆盖率已达到65%,在全省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14、“居民卡”便民工程(P15)
“居民卡”是由政府发放给居民的用于处理个人相关事务(包括公共交通、水电气暖、校园社区、旅游休闲、购物娱乐、有线电视、通信及其他小额消费等)和享受相关公共服务(包括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民政救助、人口计生等)的集成电路卡(IC卡)。实施“居民卡”便民工程,实现潍坊市域内“一卡通”,对于居民享受便捷的公共服务,方便生活消费,促进服务业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5、“22620”工程(P15)
建设“两个中心”,着力把潍坊建成国内最具活力的金融创新中心、具有鲜明特色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打造“两区”,使潍坊成为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金融资源聚集区、信誉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区;完善“六个体系”,即金融机构、要素金融市场、债券市场、扶持政策、服务监管和社会诚信体系;推进“20项重点金融工作”。
16、区域集优债(P15)
指一定区域内具有核心技术、产品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中小非金融企业,通过政府专项风险缓释措施的支持,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的债务融资方式。
17、“85311”工程(P16)
突出汽车、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纺织服装、特种钢材、食品加工、新能源和电子信息8大产业,每个产业重点扶持5家行业龙头企业,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施百亿元投资计划,打造千亿级产业链或产业集群。该工程于2010年开始组织实施。
18、中小企业“四五六服务工程”(P16)
实施四个计划:自主创新计划、企业家成长计划、中小企业培育计划、产业集群提升计划。打造五大平台:融资协作平台、ERP实训基地、创新创业辅导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法律援助团。创建六型企业:学习创新型、品牌效益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和谐进步型。
19、中小企业“千百十转型升级工程”(P16)
推动不少于1000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有限公司,培育发展不少于100户股份公司,登记不少于10户大型企业集团。
20、潍坊地税发票“E票通”(P16)
是我市地税部门探索开展的一项发票管理服务改革,纳税人通过“潍坊地税E票通”发票管理服务网络平台,即可实现地税发票的申领、配送、开具、缴销、兑奖、验真、代开等全部发票业务。
21、“农业科技促进年”(P17)
为贯彻落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业部决定今年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落实四大方面主要任务,即:加快自主创新,提高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强化推广应用,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农业从业者素质;夯实基础条件,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
22、“三品一标”(P18)
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23、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P20)
从1986年开始,由原国家科委会同原国家体改委和原国家计委等部门共同推动的一项地方性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试点工作,旨在依靠科技进步、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模式,为不同类型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示范。2011年2月,峡山区被科技部等18部委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