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豫政〔2012〕24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据此安排201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一年。各省辖市政府、省政府各部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导意见》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四个重在”(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实践要领,全面实施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总体战略,持续探索“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把握机遇、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具体计划,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另行下达。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二月十七日
河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大力实施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总体战略,全面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狠抓“八项关键举措”(大招商活动、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产业集聚区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投融资机制、创新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机制、劳动技能培训、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落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总体有效,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良好开局。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突破2.7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11.7%左右。粮食总产达到554.25亿公斤,比2010年增产10.55亿公斤,实现八连增。地方财政总收入2851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722亿元以上,分别增长24.3%、24.6%。工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左右。进出口总值突破300亿美元,增长70%以上,其中出口增长8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5%左右。全年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00亿美元,居中部地区首位,比2010年增长60%;利用省外资金突破4000亿元,增长46%。预计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左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1%左右、3%左右和2.95%左右。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41.1万人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8%和11%左右。
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产业结构性矛盾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依然存在,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基本公共服务与全国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形势变化,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是需求不足矛盾上升。随着外需减弱影响逐步显现,全国和绝大部分省份经济增速逐季放缓,其滞后效应将通过需求端和产业链逐步传导到我省,制约内需增长的因素正在增加,经济下行已露端倪。二是要素供给持续紧张。资金紧张矛盾短期内难以发生大的改观,土地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季节性电力缺口仍然较大。三是物价上涨压力依然较大。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贯彻《指导意见》、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一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导意见》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全面实施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总体战略,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把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促改革、保稳定有机结合起来,把握机遇、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和好的气势,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出口增长3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三、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把握机遇、持续求进、务求发展、积极作为,着力扩需求、着力创优势、着力破瓶颈、着力惠民生,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一)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基本省策和应对复杂局面、克服难关、走出困境的根本性举措,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提升水平,拓宽领域,健全机制,为“三化”协调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一是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把拓宽领域放在对外开放工作的突出位置,推动招商引资由工业领域向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基础设施领域拓展,由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拓展,由引进资金向引进技术、品牌、人才拓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在国外和省外设立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和生产基地,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和省外市场,促进省内部分产能有序转移,带动设备、技术和劳务输出。二是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强化签约项目落实,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活动;强化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招商,引导各省辖市、县(市、区)明确1-2个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集群招商;强化产业区块招商,针对江浙、广东、福建、京津沪等地区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重点承接产业。坚持引进企业和引进项目并重,以龙头企业引进带动配套和关联产业发展,创造新优势;以重大项目引进带动现有产业改造提升,巩固既有优势。坚持延链和补链并重,绘制产业链图谱,补齐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坚持引大与引小并重,把握国内外产业转移趋势,着力引进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和大项目,带动配套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引进纺织服装、鞋帽、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带动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坚持引进高端人才和搭建高端要素重组平台并重,大力引进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积极吸引国内外500强在我省设立区域性总部、分支机构和后台服务中心,以要素集聚带动产业转移。深化央企合作,抓好签约项目跟踪推进工作,确保取得实质性成果。三是加强开放平台建设。制订全省海关特殊监管机构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建好、用好、管好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完善九大功能,推动“区港联动”(在综合保税区和机场港口岸之间开辟直接通道),适时启动二期建设工作,扩大辐射效应。发挥产业集聚区和城市新区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功能,支持郑州、洛阳市申报服务外包城市。探索“飞地”(把甲地招入或已有的资金及项目转移到行政上隶属乙地的区域内)经济模式,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方式,与发达地区合作共建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四是构建开放长效机制。完善对外开放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整合招商活动,办好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暨第七届投洽会、第三届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优化投资环境,完善外来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建立政务环境评价评议机制,以环境招商、以服务招商、以诚信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