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抚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抚顺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二)“十二五”期间气象工作面临的形势

  国家提出的“加快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为“十二五”期间我市气象工作指明了方向;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联合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沈阳经济区城市气象服务、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第十二届全运会气象保障四大工程和省气象局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工程,以及 “十二五”时期我市加快经济转型、建设生态型工业强市的战略部署,为我市气象事业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和新的课题,也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我市气象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 气象服务能力不足。缺乏功能完备的综合服务平台,城市气象和大型重要活动气象保障能力不强,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比较薄弱,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水平还不能满足气象服务的需要,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有待深入。

  2. 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还需提高。短时临近和精细化预报业务尚未完全建立,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预报水平低,定量降水预报能力不足,中期天气综合预报缺少有效的方法,专业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科技含量不足,农业气象预报方法落后,气象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撑能力不足。

  3. 气象综合观测水平还需提升。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水平还需提高,云、能、天自动化观测需要尽快建立;部分区域自动气象站亟待改造升级;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滞后,农业气象监测资料匮乏;信息传输能力还需提高,急需建设市至县高速通信网,信息、网络通讯等技术保障系统需进一步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显突出。

  4. 基层气象台站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台站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状况依然存在,基层气象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亟待改善,气象现代化建设与“四个一流”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十二五”时期气象工作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我市实施“两城两带”和县区跨越发展战略需求,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为推动抚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保障民生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二)基本原则

  1. 面向需求原则。以抚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作为抚顺气象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抚顺气象事业的综合能力。

  2. 建设一流原则。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气象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为抚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流气象服务。

  3. 科技人才原则。加快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提升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气象科技成果的应用水平,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发挥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4. 统筹集约原则。统筹气象事业协调发展,统筹建设布局,实现硬件与软件齐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进步,促进抚顺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建成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和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显著增强气象事业整体实力,达到省内一流水平,基本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气象事业的需求。主要预期指标为:

  每村有1个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广播终端,每乡镇有1个气象信息服务站;大范围气象灾害监测率达到97%,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率达到80%以上,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时效达到15分钟;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准确率达到80%以上;气象预报预警准确率在“十一五”期间平均准确率的基础上提高3-5个百分点,3小时暴雨预报落区误差小于50公里;建成功能比较完备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公共气象服务信息覆盖率达到95%以上,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气象知识公众普及率达到80%,气象信息员数量达到700人;乡镇4要素自动气象站达到100%,气象观测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全社会雷电防护水平显著提高;5人以上进入省级科技创新团队,获市、厅级奖励的科技成果达到6项以上;全市气象队伍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到80%,引进培养硕士研究生达到5人以上,培养高级工程师4人以上。建设市、县两级气象防灾减灾中心。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